参考网站:http://www.ljqw.com/news作者微博:http://www.ljqw.com/buy欢迎大家来交流中国看上苏35的不是雷达更非发动机近期,中国从俄罗斯进口苏-35的消息引发了一系列猜测,其中影响最广的两个猜测就是:中国引进苏-35是为了117S发动机,以及中国看上了苏-35的“雪豹-E”无源相控阵雷达。为了证明这种猜测,有的媒体大肆宣扬117S发动机和“雪豹”雷达的先进,几乎把这两种设备吹捧成全球第一,甚至西方都“难以望其颈背”。然而不幸的是,117S发动机和“雪豹-E”雷达不仅算不上世界先进,甚至在俄罗斯国内都只是二流产品。俄罗斯T-50将用的是推力大得多的117发动机,以及SH121有源相控阵雷达,连印度苏-30MKI都要改成“甲虫-AE”有源相控阵雷达。117S发动机是AL-31F系列的高级改进型,只算真正117发动机的“猴版”产品。“雪豹-E”更不过是过时的无源相控阵,与真正的四代机发动机和AESA雷达相差甚远。可见,说什么中国“羡慕117S发动机和‘雪豹’雷达”,完全是无稽之谈。以117S发动机为例,推力不过142千牛,用于歼-10的改进倒是非常合适,可以提高推力10%。然而传闻所说“中国引进117S用于歼-20”,则是天大笑话,所谓“歼-20因此可超音速巡航”更是信口开河。因此,中国引进苏-35的协议中,根本没谈及单独引进117S发动机技术的问题。但是中国引进苏-35战斗机,并非仅仅是象征性的单纯政治举动。苏-35对于中国的真正价值,并非外界一味沉迷的雷达和发动机,而是超远程空中打击能力,核心就是K-100超远程空空导弹!K-100(原名R-172)是上世纪90年代就开始研制的俄罗斯重量级空战武器,但研制过程非常不顺利,直到近几年才有消息称,其改进型K-100-1将配备于苏-35。据称,该导弹最大射程至少为200公里,增加助推器后还能提高到300-400公里,远远超过现有的中国和西方导弹。目前,日本和驻亚洲美军都拥有大量的预警机、反潜机和电子战机,长期形成对中国的空中体系优势。尽管中国新一代战机水准已接近美日,但对付美日的预警机、反潜机仍缺乏足够有效的手段。目前,中国主力空空导弹最远射程仍在100公里水平上,而引进苏-35后将大幅提高到200公里水平!K-100超远程空空导弹,可配备主动雷达导引头或反辐射导引头,并且可借助预警机进行空中数据链修正导引。K-100不仅仅可配备苏-35战斗机,而且从研制之初就考虑到用于苏-27和苏-30。尽管K-100的射程可能已超过苏-27、苏-30的雷达探测距离,但在中国新一代预警机已问世的背景下,K-100导弹的引进将成为中国新一代战机“战力倍增器”,甚至可能会用于歼-10或歼-20。可见,如果K-100导弹能够随苏-35进入中国,才真正是对中国空中战力的大幅提升,战略意义远超过名不副实的117S发动机和“雪豹-E”雷达。参考网站:http://www.ljqw.com/news作者微博:http://www.ljqw.com/buy欢迎大家来交流中国采购苏-35、以及阿穆尔级(拉达级潜艇出口型)合作是中俄近期最重要的两大军事合作项目,受到外界的广泛关注。关于中俄的这两大军事合作,国内外评论众口纷纭,一些国外舆论声称是“中国技术仍依赖国外”的铁证,一些国内舆论则声称“毫无必要引进苏-35”。苏-35采用的搪瓷反应釜、搪玻璃反应罐、搪瓷搅拌器技术,也是无可匹敌的。首先,所谓中国进口苏-35是为“借机引进117S发动机”这个说法毫无逻辑可言。117S发动机实际就是AL-41F-1S,属于AL-31F系列的升级版,和歼-10所用的AL-31FN相比,最大推力分别为142千牛和125千牛。相比之下,用于俄罗斯T-50的117发动机(AL-41F)正式版推力在157千牛以上(未来计划180千牛)。所以说,所谓“先进的”117S发动机,仍没有脱离三代机引擎的水准,推力增量很有限。另一方面,按照中国引进苏-35的可能时间表,获得117S发动机的时间最快也在五年后,完全和中国四代机研制进度配不上。仅仅为增加十几千牛的推力等待五年时间,正常人绝对不会以此为然。另外,阿穆尔级计划更是俄罗斯潜艇直接引入中国技术设备,对难产的“拉达”级潜艇的全面完善。可见,由于行业持续性衰退,俄罗斯军工企业不仅资金人才缺乏,技术进一步更新换代也出现严重问题,已经开始需要中国军工技术的“反哺”。俄罗斯军事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