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牛顿第一定律一、学习目标(2分钟)1.知道力和运动的关系的发展过程.2.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和含义.3.知道理想实验是科学探究的一种重要方法.二、知识链接(2分钟)1、力的作用效果有和。2、当汽车突然开动或加速时,乘客为什么向后仰?当汽车突然刹车或减速时,乘客为何前倾?三、自主学习(8分钟)阅读教材p16—p19的内容,并完成下列填空。1、力可以使运动的物体,可以使静止的物体,也可以使物体速度的、发生改变.力还可以使物体发生.所以力的作用效果可以总结为和.2、、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或,这就是牛顿第一定律.3、原来静止的物体,如果不受任何力,则保持状态。原来运动的物体,如果突然不受任何力,则保持。因此把一切物体保持的性质叫做惯性,因此,也叫惯性定律。4、都有惯性。即静止的物体有保持状态的惯性,运动的物体有保持状态的惯性。四、合作探究(22分钟)阅读16-19页回答相关问题一.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1.演示图8.1-2: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新课标第一网(1)将棉布铺在水平木板上,让小车从滑下,观察小车在木板上滑行的距离;(2)去掉棉布,再次让小车从滑下,观察小车在木板上滑行的距离。(3)由实验可知,去掉木板上的棉布,运动的小车所受的阻力,向前滑行的距离。2.思考(1).每次实验小车都要从同一高度滑下,为什么?(2).使小车在两种不同的表面通过,目的是(3).实验中使用同一辆小车、同一个斜面目的是(4).多次实验,小车最终都静止,是因为(5).两次实验小车运动的距离不同,这说明(6).小车运动的距离长短与它受到的阻力的关系是二.牛顿第一定律1.伽利略对上述实验进一步推测:如果物体受到的,速度就,物体将以。2.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的而概括出来的】三.惯性:观察并演示图8.1-31.惯性:2.解释惯性现象的一般步骤:物体原来的运动状态→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什么物体由于惯性从而导致了什么样的结果3.解释图8.1-3、8.1-4中的惯性现象。4.惯性的利用与防止举例(1)利用:(2)防止:四.阅读:科学世界---汽车安全带和安全气囊讨论交流1.牛顿第一定律完全是在实验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吗?2.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还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五、当堂小结(2分钟)1、什么是牛顿第一定律?2、惯性是什么?六、课堂检测(7分钟)1.关于运动和力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A.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才能运动,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就静止B.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C.只要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的运动状态一定会发生变化D.物体做曲线运动时,一定受到了力的作用2.人站在匀速行驶的船上,竖直向上扔个小球,则小球(不计空气阻力),下落后()A.落回到人手中B.落到人前方C.落到人的后方D.无法确定3正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如果它受到的拉力突然消失,物体将()A.立即停下来B.速度越来越慢C.速度越来越快D.做匀速直线运动4.关于惯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在静止时不容易被推动,所以物体在静止时比运动时惯性大B.物体高速运动时不容易停下来所以物体速度越大,惯性越大C.当物体没有受到力作用时,物体就不能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D.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5.自行车骑得太快,容易造成交通事故,这是由于()A.运动快,所以惯性大,因此难停下来B.刹车时产生的惯性不够大,所以难停下来C.由于惯性,即使紧急刹车,也需要向前运动一段距离才能停下来D.刹车时来不及克服惯性,所以难停下来6、下列现象,不能用惯性知识解释的是()A、人走路时脚被绊了一下,会向前倒下B、投出去的篮球会继续向前飞行C、关闭了发动机的汽车会向前滑行D、熟透了的桃子会从树上掉下来7、下列现象或做法与惯性有关的是()A、骑车驾驶员必须系好安全带B、水从高处流向低处C、多数人习惯用右手写字D、电动机通电时转动8、下列现象不能用惯性知识解释的是()A、运动员跳远时往往要助跑B、子弹离开枪口后仍能继续高速向前飞行C、空中篮球正在落向地面D、古代打仗时,使用绊马索将敌方飞奔的战马七、学后反思(2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