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亡;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唐太宗《战国策》21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又称《国策》,原为战国未期和秦汉间人编纂,后经西汉未年刘向编订成书,全书共33篇,反映了战国时期策士谋臣的言论和谋略,其体例为国别体,全书共12策。•刘向(约前77-前6),本名更生,字子政,沛(今江苏沛县)人。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著有《新序》《说苑》。•《邹忌讽齐王纳谏》是其中一篇优秀的散文。解题:兼语句“邹忌讽纳谏”齐王齐王邹忌讽齐王,齐王纳谏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讽谏,用含蓄的话的方法委婉地规劝规劝国君、尊长或朋友改正错误。解题讽:婉言规劝谏:直言规劝齐威王,是一个很有作为的君王,据史载,他继位之初,好为淫乐,不理政事,结果“百官荒废,诸侯并侵,国且危亡,在于旦暮”。齐威王爱隐语,谋士淳于髡乃以隐语进谏曰:“国中有大鸟,止于王庭,三年不飞不鸣,王知此鸟何也?”齐威王听后顿悟曰:“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从此,齐威王励精图治,修明政治,齐国大治。邹忌,战国时齐国的谋臣,历事桓公、威王、宣王三朝,以敢于进谏和善辩著称。•易读错的字有:•昳(yì)丽•朝(zhāo)服衣冠(guān)•窥(kuī)镜•期(jī)年•朝(cháo)于齐•间(jiàn)进检查预习•读出语句的停顿:•1、邹忌/修八尺/有余(×)•邹忌/修/八尺有余(√)•2、我/孰与城北徐公美?(×)•我孰与/城北徐公美?(√)•3、王之蔽/甚矣!(√)•王之/蔽甚矣!(×)•4、此/所谓战胜于朝廷。(×)•此所谓/战胜于朝廷。(√)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长,身高早晨穿戴,名→动照对…说固定句式。“与……相比怎么样”,表示比较。孰:谁甚美。太美了比得上译文:邹忌身高八尺多,形体容貌光艳美丽。(一天)早晨,邹忌穿戴好衣帽,照着镜子,对他的妻子说:“我同城北徐公比,哪一个美?”他的妻子说:“您美丽极了,徐公怎么能比得上您呢?”光艳美丽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于)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判断句。标志:……也。即“信自”。宾语前置第二天又固定句式。“与……相比怎么样”,表示比较。孰:谁省略句。(邹忌)与(客)坐谈这件事“与……相比怎么样”,表示比较。孰:谁及、比得上美丽、漂亮城北的徐公,是齐国的美男子。邹忌不相信(比徐公美丽),因而又问他的妾说:“我同徐公比,哪一个美?”妾说:“徐公怎么能比得上您呢?”译文: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次日,第二天同“熟”仔细以为:认为视自“甚远”太远了晚上。名→状以…为美。(认为…美)偏爱对又过了一天,徐公来了,邹忌仔细地看他,自己觉得不如徐公漂亮;再照镜子看看自己,觉得自己远远不如徐公漂亮。晚上躺着想这件事,说:“我的妻子认为我漂亮,是偏爱我;妾认为我漂亮,是害怕我;客人认为我漂亮,是想有求于我。”之: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他,指徐公译文: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确实方圆,面积君主左右近侍之臣没有谁蒙蔽,指所受的蒙蔽比于是邹忌上朝拜见齐威王,说:“我确实知道自己不如徐公漂亮。可是我妻子偏爱我,我的妾害怕我,我的客人想有求于我,他们都认为我比徐公漂亮。如今齐国有方圆千里的疆土,一百二十座城池,宫中的妃子、近臣没有谁不偏爱您,朝中的大臣没有谁不害怕您,全国范围内的人没有谁不有求于您:由此看来,大王您受蒙蔽很深啦!”的的的之: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译文: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