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____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请---------------------不---------------------要---------------------在---------------------密---------------------封---------------------线---------------------内---------------------答---------------------题---------------------第3题图第14题图A.小雪B.霜冻C.雾D.冰雹第1题图景泰三中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物理期末试卷注意事项: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10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共39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9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1.如图所示的符号分别代表小雪、霜冻、雾、冰雹四种天气现象,其中属于液化现象的是2.在宇宙飞船中,物体处于失重状态。如果将一塑料杯带到绕地球飞行的宇宙飞船中,塑料杯的质量A.为零B.不变C.变小D.变大3.如图所示,由不同物质制成的甲、乙两种实心球的体积相等,此时天平平衡。则制成甲、乙两种球的物质密度之比为A.3:4B.4:3wWw.Xkb1.cOmC.2:1D.1:24.关于一些物理量的估计,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的是A.课桌高度约为80mmB.一个鸡蛋的质量约200gC.正常状态下,人两次心跳的时间间隔大约1sD.人体正常温度为40℃5.甲、乙两物体同时同地向东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s-t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A.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B.经过6s,甲在乙前面1.2m处C.以甲为参照物,乙向东运动D.以乙为参照物,甲向东运动6.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A.噪声不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B.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C.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D.声音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快7.下列做法用来改变音调的是A.老师用扩音器讲课B.在公共场所“轻声”说话C.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同一个音叉D.依次敲击装有不同高度水的瓶子8.伴随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噪声已严重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工作,下面事例中不是直接控制噪声的措施是A.摩托车的消声器B.城市道路的隔声板C.工厂用的防噪声耳罩D.显示噪声等级的装置9.下列事例中,没有利用超声波的是A.蝙蝠利用声波导航B.用声呐探测海深C.用B超做体检D.用听诊器检查身体X|k|B|1.|10.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与小孔成像的原理相同的是A.屏幕上的“手B.茶杯在镜中的C.水中筷子“变D.钢笔“错位”影”“倒影”弯”11.如果你在一平面镜中看到了另一个同学的眼睛,那么无论这平面镜多么小,该同学也一定会通过这平面镜看到你的眼睛,这是因为A.光的漫反射B.光的镜面反射C.反射现象中光路可逆D.彼此处在眼睛的明视距离位置12.下列诗词中能反映光的色散现象的是A.池水映明月B.彩虹舞山涧C.潭清疑水浅D.起舞弄清影13.在科学探究中,常把直接测量有困难的量转换成便于测量的量来研究,这种方法称之为转换法。下述实验中采用了转换法的是A.研究真空不能传声B.“曹冲称象”的故事中,曹冲通过称等重的石头而知道大象的重C.研究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时,通过塑料小球的摆动说明音叉在振动D.研究光的直线传播时引入“光线”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1分)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4分。)14.家庭和实验室里常用的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原理制成的,小明用温度计测量教室外的温度如图所示,其示数为℃;商场里的保洁员在拖过地后,常用电扇对着地面吹,这样做的目的是通过加快空气流动来加快(填物态变化的名称),使地面尽快变干。第1页,共14页第2页,共14页第5题图第10题图----------------请---------------------不---------------------要---------------------在---------------------密---------------------封---------------------线---------------------内---------------------答---------------------题---------------------第17题图246810121416180第20题图15.据报道,我国科学家造出“世界上最轻材料——全碳气凝胶”,这种材料密度仅为0.16mg/cm3,“0.16mg/cm3”表示的物理含义是。如果将一块100cm3的“全碳气凝胶”放在一朵花上,该“气凝胶”的质量为g。16.某种昆虫靠翅膀振动发声,如果这种昆虫的翅膀在10s内振动了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