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上好二年级数学概念课岳娟在新课程面前,我们该怎样理解概念新课程?教和学的关系发生了哪些变化?有效的课堂追求什么?如何才能帮助学生达到最佳学习状态?过去,我们总是用学习结果带来的成功或利益来教育孩子们,殊不知过程中的快乐对他们来说,甚至比结果更加重要,所以我们应该更重视学习过程。孩子们在过程中经历了哪些体验?遇到了哪些困难?这些困难是否得到了有效的解决?如果过程中的困难得不到及时的解决,最终将累积成为学习障碍,从而令学生彻底失去学习的兴趣和信心。用这样的视角来观照课堂教学,我们就会更加注意“什么样的知识最有价值,如何教授这些知识才更有意义”。课堂教学就不仅仅是一个被动的执行或灌输,而是在深入了解学生基础上的精心设计和不断生成教师也会更加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及课堂教学设计。一、情境导入,吸引注意力。给学生创设了一个观察、联想、抽象、概括、数学化的过程。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在这样的问题下,再注意给学生动手、动脑的空间和时间,学生一定会想学、乐学、主动学。例如,低年级学生会对有故事的内容很感兴趣可以把抽象的说成简单的。贴生活,激兴趣。数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新课程标准》也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所以练习的设计要具有生活的实用性。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数学老师经常抱怨说“现在的学生都不喜欢学数学”。不少的学生也觉得“数学是枯燥的”,提不起兴趣。原因之一是因为我们的数学教学脱离了实际,数学教学中的一些例题、事件离学生的认识水平很远,所以提不起兴趣。如果我们的教师在设计练习时,能把枯燥的数学知识融入实际的生活中,使生活与数学融为一体。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自己身边,运用数学知识可以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觉得学习数学是有价值的,从而激发他们对学习数学的兴趣与激情。低年级小学生,由于年龄、知识和生活的局限,其思维处在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阶段。认识一个事物、理解一个数学道理,主要是凭借事物的具体形象。因此,大家一致低年级教师在数学概念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做到细心、耐心,尽量从学生日常生活中所熟悉的事物开始引入。这样,学生学起来就有兴趣,思考的积极性就会高。二、直观教具,动手操作,形成概念数学概念的目标:清晰,明确,然而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要说对一个概念清晰,明确,就比较难了,比如:“对边相等且平行的四边形叫平行四边形”孩子会感觉这个东西太深奥了,因此,我们定位为只需要让孩子们能够通过表象感知就行了,也不知我们的这个观点是否正确,还希望大家能够指点下,我们组王老师通过她的课例展示了她是如何教学平行四边形的概念的,先让学生通过2个一样的三角形拼平行四边形,而且她有意识的将三角形的相同的2条边图一样的颜色,还有大家对于如何在方格里画平行四边形,这是学生经常出错的问题,霍老师说在她的课堂里就是直观演示,通过在钉子板上如何移动一条线,横着移动竖着移动,让学生充分地感知什么是平行线,通过教具的直观演示,在让学生动手做一做,孩子可能不知不觉地感悟了什么是平行四边形,形成了概念。三、对近似的概念加以对比辨析比如学习了平行四边形后,我们就可以出一组对比练习:比如一个横放的,一个竖放的,一个菱形,一个正方形,长方形,再弄个梯形,让学生比较归纳总结,最后发现前几个都是,最后一个不是。在比如教学人民币的认识时,这课非常难教,其中有一道题学生经常会做错,就是一块橡皮8角钱,你打算怎么付钱,经常有学生会写道一张5角和一张3角,而且你跟她讲了没有3角的,她还是似懂非懂,这时我们就要抓住这种典型的错列进行分析,我们是不是可以在人民币的设置:为什么钱只有1角、2角和5角这个问题。让学生进一步深刻感知知识的起点“我们先来做几个简单的口算吧:1+2=3、2+2=4、2+2+2=6,2+2+2+1=7、2+2+2+2=8、2+2+2+2+1=9,看来用以上的1和2就可以组成10以下的任何数,所以用1角和2角也可以组合成1元以下的任何角票。但是单是用1角和2角还不够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