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期末测评意见一、测评对象使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的一年级学生。二、测评时间本学期期末。三、测评内容(一)测评学生能否精确地认读教材中要求认的字。(二)测评学生能否正确、整洁、美观地书写教材中要求写的字。(三)测评学生课外认字情况。(四)测评学生是否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学过的课文。(五)测评学生是否乐于表达。四、测评方法(一)测试方法1.生字的测试方法。(1)利用编写的由生字组成的短文让学生认读。共提供八篇短文(见附件一),学生用抽签的方式决定读哪一篇。(2)每篇供测试的短文均含有本学期所学生字100个。少数几个未学过的字加注拼音。学生认读前可稍作预备,认读时老师不催促,不作提示,只对读错的字作上记号,学生开场读错,后又自行纠正,应视为正确。加注拼音的字学生假如读错,不在统计之列。(3)测试个别进展。可由老师进展测试,也可培训几个高年级学生协助测试。(4)测试开场时的指导语:“请你预备一下,把这篇文章读一读,要看清晰,读正确。”2.写字的测试方法。(1)抄写汉字。提供6份测试卷(见附件二)。每份测试卷由书写难度大体相当的10个汉字组成。学生随机抽取其中的一份,在田字格中抄写。(2)看拼音写词语。提供1份测试卷(见附件三),写10个词语。3.课外认读生字的测试方法。学生用剪报、搜集商标、出示课外认字本等多种方式,向老师展示并读出本人在课外认的字。4.朗读的测试方法。从本学期学过的10篇课文中选择10段,即为10份测试卷(见附件四)。学生用抽签的方式决定读哪一段。5.口语表达的测试方法。学生自由组合成4-6人的讨论小组,抽取一个讨论标题(见附件五)进展讨论。(二)评价方法1.认读生字的评价方法。对认读生字的测试成绩以给“星”的方法进展评价。读错1-5个字,给5颗星。(一样的字只算一个,下同。)读错6-10个字,给4颗星。读错11-20个字,给3颗星。读错21-30个字,给2颗星。读错31-40个字,给1颗星。读错41个字以上,暂不给星。2.写字的评价方法。对书写汉字的测试成绩以给“星”的方法进展评价。要求从严。老师先翻阅全班学生的测试卷,把握全班学生的整体水平,做到心中有数,再依照详细情况评定等级。全部写得标准、端正卷面整洁,给5颗星。2个字写不好,给4颗星。3个字写不好,给3颗星。4个字写不好,给2颗星。5个字写不好,给1颗星。6个字以上(含6个字)写不好,暂不给星。10个看拼音写词语。共写24个字,全对给5颗星。每错4个字减1颗星。写对缺乏8个字,暂不给星。3.课外认读生字的评价方法。老师记录学生课外认字的详细数目。(指教科书要求认识的400个字以外的字,一样的字只算一个。)4.口语表达的评价方法。小组的学生讨论时,老师留意观察,依照学生发言的积极性,与小组成员合作的情况,口语交际的态度,口语表达是否清晰明白以及平时在这方面的表现等对每个成员做出评价。由学生自评、同学互评、老师评价相结合,对学生进展星级评定(最高为5颗星。5.朗读的评价方法。老师评价学生朗读得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展星级评定(最高为5颗星)。五、统计分析本次测评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检验、改良学生的语文学习和老师的教学。测评后能够从两个方面进展统计分析。(一)对学生个人学习情况进展记载和分析,作为学生语文学习情况的档案材料。(见附件六)(二)对全班学习情况进展统计和分析,找出成功之处和薄弱环节,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并改良和完善今后的教学。(见附件七)附件一认读生字测试卷1雷雨过后雷雨过后,万物复苏,百鸟争鸣,太阳又露出了笑脸。天边出现了一道漂亮的彩霞,它把霞光洒向大地。一群小鸟围着花草歌唱。碧绿的柳枝通过大雨的冲洗,变得更加绿油油的了。柔软的小草也醒过来,点着头淋洒下水滴,感激阳光的照晒。每家都打开了窗户,新鲜的空气扑了进来。马路上又洁净又潮湿。小小姐和阿姨走在街上,小伙伴穿着拖鞋出来游玩。荷叶上流淌着几滴水珠,亮晶晶的,仿佛是一粒粒珍珠。一只青蛙懒洋洋地蹲在荷叶上,脑袋摆动,眼睛眨着,用劲歌唱。一只蜻蜓张开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