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怎样应用好比较法比较法是初中历史教学中常用的方法,也是提高中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方法。历史教学中的比较法是指对同类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进行比较,找出异同,认清本质,揭示规律的思维方法。科学地应用比较法进行教学,对深化历史教学改革,培养学生辨证地看待历史的发展,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有重要的作用。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常用的比较法主要有横向比较法、纵向比较法、中外比较法和同类比较法等。横向比较主要从空间角度,对同一时代的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地域间的同类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进行比较。如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纵向比较主要时间角度,对不同时代同一国家、同一民族、同一区域出现的同类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进行比较。如美国的独立战争和南北战争。中外比较法主要是把中国的历史事件与外国的历史事件相比较,使学生从多角度、深层次地、深刻地理解中国历史。同类比较法把同一类型的事件联系在一起。把同一类型的问题放在一起进行讲授,使学生对知识认识更为清晰。那么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怎样应用好比较法呢?笔者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要充分备课。比较法所涉及的历史知识特别多,角度更广。例如,运用中外联系法时,教师要掌握并精通中国历史,而且要精通世界历史,这样才能恰当联系,准确评价。运用古今比较法时,要精通中国古代史和中国近现代史。毛泽东指出,“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在运用比较法之前,一定要准备大量的、丰富的原始资料,同时,对原始资料进行认真分析。此外还要充分了解学生对中国历史知识掌握的情况。例如,运用同类比较法讲授维新派和顽固派、洋务派和顽固派、革命派和保皇派这三次论战时,可以让学生提前了解这三次论战的内容、背景、结果。其次运用比较法教学要恰到好处。在历史教学中,并不是所有的事件都可以用比较教学法进行教学。只有两个或几个事件可以联系,并且联系后使学生更容易掌握历史知识、得出历史结论时,才可以运用比较教学法。如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中国戊戌变法、日本明治维新和俄国1861年改革;美国的罗斯福新政和苏联的斯大林模式等都可应用横向比较法。最后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一方面教师要因材施教。教师要根据学生知识水平、观察问题的角度的差异,来确定教学的重点、难点、广度、深度。让历史知识进课堂、进学生头脑。让学生都能在原有水平的基础上获得更多的、新鲜的历史知识。另一方面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如让学生查阅历史资料,掌握更多的历史知识。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要这样比较、比较的目的是什么。总之,应用比较法进行历史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有助于学生全面地认识、深刻地理解历史现象;有助于学生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学会学习。我提倡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应用比较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