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第一课神奇的货币探究一:商品及其基本属性中午小明从超市买了一瓶冰茶饮料(物品A),喝完后把饮料瓶(物品B)扔到路边就去上学了。小明的爸爸是马路清洁工,他捡起了这个饮料瓶,并把它和其他废品卖给了收购站,这个饮料瓶(物品C)卖了一角钱。回家的路上,爸爸给小明买了只铅笔(物品D)。晚饭后,把铅笔(物品E)送给了小明,叮嘱他要认真写作业。1、材料中的物品ABCDE,哪些是商品,哪些不是商品?请判断并说明原因。2、消费者购买商品一般关注商品是否物美价廉,其理论依据是什么?你能写出几个与钱有关的汉字?财银贪铜赚钱货账赌赔购赊一、货币的本质1、货币的产生发展过程商品与货币不是同时产生的,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物物交换一般等价物为媒介的商品交换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出现在原始社会末期,前提是交换双方都需要对方的商品。用以表现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如牲畜、贝壳、布匹等。)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货币产生货币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原因:贵金属金银具有体积小、价值大、易于分割、不易磨损、便于保存和携带等特点。2、货币的本质货币是指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其本质是一般等价物。二、货币的职能货币的职能是货币本质的体现,指货币在人民的经济生活中所起的作用。1、货币的基本职能货币从产生时起,就具有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两种基本职能。A。货币具有价值尺度的基本职能含义:用以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原因:货币本身是商品,具有价值。货币单位:如人民币、美元、欧元的“元”、英镑的“镑”等。通过一定数量的货币表现出来的商品价值,叫做商品的价格。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注意:货币充当价值尺度职能时,不需要现实的货币,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B。货币具有流通手段的基本职能含义: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叫做商品流通。用公式表示为:商品——货币——商品。在“商品——货币——商品”的流通过程中,“商品——货币”阶段的变化既重要又困难,“是商品的惊险的跳跃”,这个跳跃如果不成功,摔坏的不是商品,而是商品所有者。请问:1、为什么说这个跳跃不成功,摔坏的就一定是商品所有者?2、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能不能是观念上货币?注意: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时,只能用现实的货币,不能用观念上的货币。?货币能够与一切商品相交换,表现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那么,是不是意味着流通中的货币越多越好呢?提示:商品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是受货币流通规律支配的,在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同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同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次数=待售商品数量×商品价格水平货币流通次数2、货币的一般职能A。贮藏手段一般说来,此时的货币应是足值的金属货币(如金银条块等)。B。支付手段货币执行支付手段的职能是随着商品赊帐买卖的产生而出现的。货币可用于支付债务、地租、利息、税款、工资等。C。世界货币在很长的历史时期时间内,只有贵金属金银充当世界货币。现在,某些纸币,如美元、日元、欧元、英镑等,也具有了世界货币的职能。李先生看中了一套标价34万元的商品房,2013年11月,李先生用银行按揭贷款的方式买下了这套商品房,首付现金8万元,然后在15年内付清银行贷款26万元和9.8万元利息。问题:在这一购买过程中,标价34万元的商品房,首付现金8万元,9.8万元利息分别体现的货币职能一样吗,为什么?探究点二:货币的产生及其职能探究点三:纸币津巴布韦因为与西方国家关系恶化而受到其经济制裁。制裁让津巴布韦原来就脆弱不堪的经济雪上加霜,为了维持财政开支,津巴布韦政府能想到的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印钱。大量货币涌入市场,引发剧烈的通货膨胀。问题探究:1、分析材料中造成津巴布韦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2、纸币发行越少越好吗,纸币发行应遵循什么规则?三、纸币的产生及其本质1、纸币的产生过程金银条块(足值)足值的铸币不足值的铸币纸币2、纸币的含义:国家有权发行纸币,但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