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声现象声声现现象象产生产生::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传播传播条件条件::需要介质需要介质速度速度::与介质种类有关与介质种类有关形形式式::声波声波特性特性音调音调::响度响度::音色音色::分类分类乐乐音音::噪声噪声::不可听声不可听声超声波超声波::次声波次声波::第二章声现象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三、声的利用四、噪声的危害和控制二、声音的特性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知识点:1、知道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2、知道声音传播需要介质。3、知道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4、知道回声现象。二、声音的特性知识点:知道乐音的三要素。三、声的利用知识点:知道超声波的特点与应用,次声波的特点、应用、危害.四、噪声的危害和控制知识点:知道噪声的危害与控制。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相关知识:1.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2.声音传播依靠介质声音可以依靠任何气体、液体、固体物质作介质传播,真空不能传播声音。3.回声现象(产生原因?)(1)如果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0.1S以上,人耳能把回声跟原声区分开;如果不到0.1S,回声和原声混合在一起,使原声加强。(2)利用回声可以测距。但应先知道声速V、声音在介质中传播的时间t,再应用S=Vt计算。1、关于“声音”,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B.声音可以在水中传播C.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D.声音可以在传播过程中减弱C中考链接:2、关于声的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B、人说话是靠舌头振动发声的;C、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人耳就能听到声音;D、一切发声物体都在振动.D3、下表列出了相同条件下不同物质的密度及声音在其中传播的速度物质空气氧气铝铁铅物质的密度(Kg/m3)1.291.432700790011300声音传播的速度(m/s)330316510050001300根据上表提供的信息,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声音传播的速度随着物质密度的增大而增大B、声音传播的速度随着物质密度的增大而减小C、声音在金属中传播的速度大于它在气体中传播的速度D、声音在金属中传播的速度随着金属密度的增大而增大C4、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悦耳动听的歌声是由歌唱家的声带振动发出的B.声音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C.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D.声音在各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一样的D5、声音在下列物质中传播速度最小的是()A.钢轨B.纯水C.木材D.空气D6、人们交谈时能听到对方的讲话声,表明能够传声;鱼能被它们喜欢的声音吸引,表明也能传声。空气水7、将敲响的音叉接触水面,会溅起水花,这表明声音是由于物体产生的。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的。振动空气8、指出下列情况中声音主要是靠什么传播的:(1)耳朵贴在枕头上,可以听到放在枕头下机械手表的“滴嗒”声,是靠传播的;(2)潜水员在水下听到岸边人的谈话声,是靠传播的.枕头水9、声音在15℃的空气中传播速度是米/秒。北宋时代的沈括,在他的著作《梦溪笔谈》中记载着:行军宿营,士兵枕着牛皮制的箭筒睡在地上,能及早听到夜袭的敌人的马蹄声。这是因为340声音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比在空气中的快,而且箭筒还可以起到共鸣箱的作用。1.响度:声音的大小(1)物体在振动时偏离原来位置的最大距离叫振幅。(2)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振幅越小,响度越大。所以说,响度与发声体的振幅有关;还与距发声体的远近有关。二.声音的特性2.音调:声音的高低(1)物体在1秒内振动的次数叫频率。(2)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所以说,音调高低与声源振动的频率有关。3.音色:声音的品质不同物体振动发声时,所发声音的音色一般不同,它是乐音的另一个特征。三.噪声的危害和控制相关知识1.噪声及来源(1)从物理学的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的振动时发出的声音。从环保保护的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起干扰作用的声音,均为噪声。2.噪声的等级和危害(1)人们用分贝来划分声音强弱的等级,分贝的符号是dB。(2)0dB是人们刚刚能听到的最弱的声音——听觉下限。(3)为了保护听力,应控制噪声不超过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