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生活中的水第七节物质在水中的溶解(三)作业目标:目标1.理解溶解度计算的基本思路,学会对有关溶解度的简单计算。目标2.理解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涵义,初步进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目标3.懂得溶质的质量分数与溶质溶解度之间的关系,会进行一定温度下的某溶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新知感悟:1.由于在饱和溶液中,溶液、溶剂和饱和溶液的质量比是确定的,因此溶解度跟饱和溶液中的溶质、溶剂和溶液质量之间存在着对应的定量关系,你能找出来吗?【设计意图】帮助学生通过预习了解溶质的质量分数与溶质溶解度之间的关系.2.思考如何设计配制500克20℃时的饱和食盐水。【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实验设计了解溶解度计算及溶质的质量分数与溶解度之间的关系3.通过预习,你对溶解度计算和溶质的质量分数与溶解度之间的关系的理解最大的困难是什么?【设计意图】开放性设计,通过了解学生预习中最大的困难来确定溶解度计算及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教学的重、难点,并进行合理预设,使课堂教学更有效。5.现有20℃时10%的食盐水50克:(1)假如加入10克食盐,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假如加入20%食盐溶液50克,其质量分数为。(3)已知20℃时食盐的溶解度为36克,如果在原溶液中再加入15克食盐,能得到溶液克,此时溶液中食盐的质量分数为。(目标3)【设计意图】考查学生对溶质的质量分数与溶解度之间的关系的理解。6.20℃时,将200克食盐溶液蒸发20克水或加入7.2克食盐,溶液均可达到饱和,求原食盐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目标3)【设计意图】考查学生对溶质的质量分数与溶解度之间的关系的理解。综合优化:1.在t℃时,某物质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m%,此温度下,该物质在t℃时的溶解度为()A.B.克C.克D.克(目标3)【设计意图】考查学生对溶质的质量分数与溶解度之间的关系的理解。2.20℃时A物质的溶解度为20克,40℃时B物质的溶解度为40克,则30℃时,A、B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是()A.A大B.B大C.A、B一样大D.无法判断(目标1)【设计意图】学会对有关溶解度的简单计算。。3.20℃时,A物质的溶解度为S克,现将b克A物质放到c克水中充分溶解。(1)如果b克A物质全部溶解,则所得溶液中A物质的质量分数为(2)如果b克A物质不能全部溶解,则所得溶液中A物质的质量分数为。(目标3)【设计意图】考查学生对溶质的质量分数与溶质溶解度之间的关系理解。4.100克A溶液中水的质量分数为98%,现在要使溶液中水的质量分数变为99%,则应加入水的质量为()(目标2)A.1克B.10克C50克D.100克【设计意图】考查学生对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5.t℃时10克A物质的不饱和溶液蒸发5克水,保持温度不变,刚好能成为t℃时A的饱和溶液,此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7.5%,求:(1)t℃时A物质的溶解度;(2)10克原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目标3)【设计意图】考查学生对溶质的质量分数与溶质溶解度之间的关系的理解,会进行一定温度下的某溶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能力拓展:1.把m克质量分数为a%的NaCl溶液加水稀释,下列图像中正确描述溶液中溶质质量与加水质量关系的是()2.下表是氯化钾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根据表格回答。温度(℃)0102030405060溶解度(克)27.63l34374042.645.5(1)要制成40℃时氯化钾的饱和溶液,溶液中溶剂和溶质的质量比为(2)40℃时在25克水中加入25克氯化钾,得到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40℃时27%的氯化钾溶液需降温到℃时,才能刚好成为饱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