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1第三单元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第2课辛亥革命【课标及教学要求】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认识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意义。1.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2.认识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意义。3.体会孙中山等革命者前赴后继的献身精神,感受革命先烈追求“民主”、“自由”的高尚情怀。【高考回眸】1.(上海)下列关于南京临时政府成立时国内政局的表述,正确的是A.全国各省区均已宣布独立B.清朝皇帝已经决定退位C.革命派掌握了各省的政权D.袁世凯已掌握了清政府的实权2.中华民国成立后临时政府在教育方面A.提倡思想自由,兼容并包B.鼓励阅读儒家经典C.规定教科书必须符合共和国的宗旨D.允许继续使用清政府颁行的教科书3.(2006年全国Ⅰ卷)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临时约法》的目的之一是限制袁世凯的权力,体现这一目的的规定是A.主权属于国民全体B.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C.实行总统制D.实行责任内阁制4.(2006年广东历史卷)清朝末年,面对清王朝的日益衰败,有人预测,他必将被一个新的王朝所取代。但历史的车论并未重蹈王朝循环的覆辙。请回答:(1)哪些因素导致了取代清王朝的是一个民主共和国而非封建王朝?(2)根据所学知识,说明取代清王朝的民主共和与以往封建王朝的根本不同。【知识结构】一、辛亥革命的背景1、社会基础:2、经济阶级基础:(初步发展原因3),(原因)3、思想基础:(思想武器、中心、思想家)4、组织基础:兴中会:时间——年地点:性质:同盟会:时间——年地点:组成:指导思想:机关报:性质:意义:新:要点补充]政治纲领三民主义评价关系积极:局限: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5、军事基础:(评价、革命摇篮)二、辛亥革命的经过1、爆发:时间:策划:领导:2、发展:全国响应(P42历史众横)3、高潮:①中华民国的建立时间——定都:国旗:纪元:性质:②《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内容:评价——性质:意义:目的:(直接)、(根本)三、辛亥革命的结局1、辛亥革命的失败(1)、标志:原因:经过:1912清帝退位——袁世凯当选临时大总统——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标志革命果实被窃取)(2)、含义(表现)(根本表现)(直接表现)(3)、失败原因:主观:(根本原因)客观:(4)、教训2、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评价)性质:意义:A、政治上:B、经济上:C、思想上:D、国际上:局限:【检测提高】1.孙中山在《民族主义与中国前途》中指出:“所以倡导民生主义,就是因为贫富不均------闻得有人说,民生主义是------夺富人之田为己有,这是他未知其中的道理,随口说去,不必管他------兄弟所信的是定地的法”。这表明孙中山的民生主义反对A、夺取地主土地B、收买地主土地C、土地国有政策D、国家核定地价2.辛亥革命爆发后英美列强积极扶植袁世凯的主要原因是A.清政府已经无可救药B.袁世凯较清政府更加忠实于帝国主义C.革命党人损害了列强的在华利益D.认为袁世凯有的能力维持中国"国内秩序"3.毛泽东指出:“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正规地说起来,是从孙中山先生开始的。”这里对“正规”的解释不正确的是A.有了较完整的资产阶级革命纲领B.有了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C.有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坚决支持D.有了资产阶级革命派做领导4.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的诸法令中,对其革命纲领未真正实施的是A.驱除鞑虏B.恢复中华C.创立民国D.平均地权5.下列关于辛亥革命的评述,不正确的是A.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B.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C.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D.彻底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6.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的《临时约法》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它规定①国家主权属于全体国民②总统有权单独颁布法令③国民享有居住、言论等自由④确立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7.《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其实质意义是A.否定君主专制政体B.实现国民一律平等C.确立民主共和国的法规D.结束封建统治秩序8.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实现了20世纪中国第一次历史性巨变,因为这次革命()A.推翻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