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生活中的水第七节物质在水中的溶解(二)基础提升:1.一般地,不同溶质在同一种溶剂里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同种溶质在不同溶剂里的溶解能力也是不同的。可见一种物质在另一种物质里的溶解能力的大小主要是由和的性质决定的。例如,食盐容易溶解在,而不易溶解在汽油中;而油脂容易溶解在中,而不易溶解在中。(目标2)【设计意图】考查学生物质溶解性等级分类的了解。2.对固体溶解度涵义理解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要强调在一定的温度下,因为变化对溶解度大小有一定影响;(2)各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需要对溶剂量制定一个统一的标准,涵义中以作为标准;(3)因为每一种溶质,在一定量溶剂里达到饱和和不饱和状态时溶解溶质的量是不同的,所以应规定达状态;(4)这里指的质量用作单位,与溶剂单位一致。(目标1)【设计意图】考查学生理解溶解度的涵义。3.溶解性等级的划分。(1)溶解性等级的划分依据:室温时的溶解度。(2)等级的划分。溶解性易溶可溶微溶难溶等级溶解度>克克克<克(3)溶解性等级的划分是相对的(目标1)【设计意图】考查学生对物质溶解性等级分类的了解.4.溶解度曲线表示以下几方面的意义:(1)曲线上每个点表示某温度下某溶质的;(2)溶解度曲线表示同一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不同数值;(3)曲线表示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时的数值;(4)曲线表示物质的溶解度受变化影响大小的情况;(5)两条曲线的交点,表示在该下两种物质的相等;(6)曲线上每个点所配制的溶液是该温度下这种溶质的溶液,曲线下方的点表示对应温度下该溶质的溶液。(目标3)【设计意图】考查学生对溶解度曲线的意义的理解.。5.从书p.33固体物质溶解度曲线图中可以看出:(1)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如;(2)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如;(3)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如。(目标3)【设计意图】考查学生对溶解度曲线的意义的理解。6.1.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31.6克,这表示.(目标1)【设计意图】考查学生对理解溶解度涵义的理解。综合优化:1.20℃时,在100克水中最多能溶解5克某固体物质,该物质的溶解性等级应是()(目标1)A.易溶B.可溶C.微溶D.难溶【设计意图】考查学生对物质溶解性等级分类的理解。2.10℃时硝酸铵的溶解度是140克,若将100克硝酸铵放到100克水中充分溶解后,能得到的硝酸铵溶液,还需加入克才能刚好成为10℃时的硝酸铵饱和溶液。(目标1)【设计意图】考查学生溶解度的涵义的理解。3.根据图所示的物质溶解度曲线图,回答以下问题:(1)当温度高于t2℃时,A、B、C三种物质溶解度由小到大的顺序是;(2)P点表示;(3)A、B、C的溶解度为B>A>C的温度范围是;(4)Q点表示t2℃时在克水中已溶解A物质克,此时的溶液是A物质的溶液。(目标3)【设计意图】考查学生对溶解度曲线的意义的理解。4.60℃时,50克水中最多溶解甲物质5克;25℃,50克水最多溶解乙物质也是5克。则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比是()(目标2)A、甲小于乙B、甲等于乙C、甲大于乙D、无法比较【设计意图】考查学生对影响溶解度大小的因素的理解。5.如图所示为X、Y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你从图中能获得的信息有:⑴;⑵;⑶。(目标3)对溶解度曲线的意义的理解【设计意图】考查学生对溶解度曲线的意义的理解能力拓展:1若往明矾饱和溶液中放入一小块明矾晶体,条件不变,静置几天后,明矾晶体(假设溶剂不蒸发掉)()A、形状和质量都不变B、形状不变,质量增大C、形状改变,质量不变D、形状不变,质量减少2.下列说法对不对?为什么?(1)100克水中最多溶解36克氯化钠,所以氯化钠在水中的溶解度是36克;(2)50℃时,烧杯中的水最多溶有30克氯化钠,所以氯化钠在水中的溶解度是30克;(3)在60℃时,100克水中溶有75克硝酸钾,所以6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75克;(4)60℃时,100克水中最多溶解110克硝酸钾,所以硝酸钾在这温度下的溶解度是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