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具柜台前的孩子》教材概述:这是一篇洋溢着孩子对母亲对家庭从内心发出的一种真挚的理解和关心的文章。文本讲述一位母亲在“六一”这个特殊的节日里带孩子去商场买药给生病的父亲,而孩子在一个玩具柜台前驻足欣赏着心爱的汽车。可是因为家庭条件的缘故他却执意不要母亲买。而在场的人都为孩子的这种懂事与对家庭和家人的理解深深感动着。文本从一场场对话中让人感受这个孩子对家人深深的关爱和其中多个人物的不同美德,是一篇洋溢着浓浓情感的文章。教学时间:一课时学习者特征分析: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要让学生自己默读,再交流一下,看看他们是否已粗知大意。然后引导他们在朗读感悟对话的过程中感受小男孩的品质,感受母亲对孩子的爱。教学目标:1.认识“具、柜、芒、售、货、药、品、兵、咱、抢”等11个生字。2.学习默读课文,粗知故事的大意。3.通过课文的学习,学习关爱父母、关爱他人的好品质。教学重难点:(一)重点:认识“具、柜、芒、售、货、药、品、兵、咱、抢”等11个生字。(二)难点:默读课文,通过自读自悟感受关爱父母、关心他人的好品质。教学资源:(一)利用多媒体的辅助,在多媒体教室中进行。(二)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小学二年级下册。(三)教师专为本课设计制作的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3分钟)1.小朋友你们的节日是哪一天?“六一”儿童节快到了,商场里可热闹了,我们去那里的玩具柜台前看一看。如果你见到一件自己非常喜欢的玩具,你会怎样做呢?(学生谈话)而今天我们来共同认识一位小朋友,他的做法也许会出乎你的意料。(板题)2.观察说话:出示课文幅图。引发学生思考:这是什么地方?什么时候?发生了什么事情?【设计意图:由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出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读书的欲望。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和观察思维能力。】二、整体感知,自主识字(7分钟)1.自由读课文,借助课文的拼音读准生字词,标上自然段序号。2.出示生字,学生自助拼读。说一说识字方法。3.认读词语,练习造句。4.练习:连线搭配阿姨看玩具汽车闪着妈妈的手妈妈售货抢着说小兵买药拉着光芒【设计意图: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的基础上,识记我会认的生字;引导学生自主识字,通过多种形式,让学生会认生字;师生互动,学习生字,要求会认、会组词造句。】三、品读课文,升华感情(10分钟)1.深入研读课文,分组研究讨论:小男孩那样喜欢小汽车,为什么不买一辆呢?2.师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的对话进行体会。3.分角色朗读第2-12自然段,结合着对人物心里的深刻理解,读好对话,加深对文章中蕴含情感和道理的深刻理解和感悟。4.启发学生谈话:从对话当中,你体会一下,每个人的心里是怎样想的?你读了有什么样的感受?5.自读13-14段。结合插图,启发学生想象小男孩不接受阿姨礼物时的心理活动。售货员阿姨会把女儿准备的礼物送到小男孩手上吗?说说自己的理由。6.分角色朗读课文,感受小男孩的优秀品质。7.小结:读了这篇课文你想到了什么?(小男孩是一个懂的关爱父母的好孩子。)【设计意图:结合课文内容,抓住“为什么喜欢却不买”这个核心问题,统摄文章的主体部分。利用对话较多的行文特点,从读中理解、感悟。学生在挖掘人物内心世界的过程中,避免了繁琐的分析,提高了教学效益。强调自读自悟,引发学生的想象人物的内心世界,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尊重学生的个性化理解,增强学生的感悟,丰富学生体验,并从中受到人物优秀品质潜移默化的影响。】四、快乐拼读,拓展阅读(10分钟)1.出示阅读要求,学生自主阅读。2.集体交流阅读收获。【设计意图:通过阅读,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速度,拓展阅读知识面。】五、确定主题,练习写作(9分钟)1.出示写作要求:你准备做怎样一个懂事的孩子呢?请把你的打算写一写。2.出示老师写的一段话,学生参考、模仿。【设计意图:练习写话,是对所学字词的巩固,同时提高了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六、点评反馈,交流总结(1分钟)针对学生的习作,做适当的评价,对部分字词句作一定的指导和修正。【设计意图:鼓励和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板书设计】24.玩具柜台前的孩子盯着小汽车不让妈妈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