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计课题我的叔叔于勒本学期总第课时本单元第课时日期一、教学目标:1.学习通过刻画人物的神态、语言、动作来揭示人物心理的方法。2.整体感知人物的命运、态度、性格,结合社会实际,理解小说的主题。3.体会莫泊桑小说精妙的艺术构思,感受他的匠心独运。二、教学重点难点分析理解课文从多角度刻画人物的形象,以展示人物内心世界的方法。三、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时间复备一、导入新课作者简介莫泊桑:法国19世纪后半期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短篇小说巨匠。长篇小说:《一生》、《漂亮朋友》等,中短篇小说:《菲菲小姐》、《项链》、《我的叔叔于勒》等。二、整体感知课文4.师生一起理清小说层次,各提练概括情节内容:三、精读分析人物形象1、浏览全文,完成下列任务。让学生对莫泊桑的作品产生兴趣,吸引他们去读其作品。1.学生速读全文,尝试复述故事梗概,初步感知小说内容。2.小组内复述故事3.各小组选代表展示(2)找出课文中能表现人物性格特点的语句,在课文中做批注。317(1)说说小说刻画的人物主要有哪些?要求:读出对人物的理解(3)把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的前后态度用简练的语言概括出来。哪些事情使他们的态度发生了这种变化?这种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4)课文中的人物是怎么评价于勒的?这些评价说明了什么问题?.班内展示四、问题探究1.《我的叔叔于勒》,但是对于勒却仅有几笔直接描写,多是侧面描写,而对菲利普夫妇的性格刻画用了很多笔墨。谁是本文的主人公呢?2.“我”在整篇小说中的是怎样的形象?有什么作用?班内展示分角色朗读角色分配:“我”、菲利普、菲利普夫人、于勒、船长、旁白小组内交流学生交流3.讨论文中的悬念设置:①我们一看到这篇小说,马上被它吸引,并急于读完,关键在于小说设置了悬念,能不能找出文中的悬念,作适当分析。②小说的结局往往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菲利普夫妇躲开了日夜盼望的于勒,这是为什么?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怎样的社会现实?从中可见小说的主题是什么?1510板书设计:我的叔叔于勒盼于勒见于勒躲于勒教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