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第10课-东汉的兴衰VIP免费

第10课-东汉的兴衰_第1页
1/16
第10课-东汉的兴衰_第2页
2/16
第10课-东汉的兴衰_第3页
3/16
第10课东汉的兴衰昭帝8岁司马光:以孝昭之明,十四而知上官桀之诈,固可以亲政矣。宣帝18岁吕思勉:宣帝是个旧劳于外的人,颇知道民生疾苦,极其留意吏治……也算西汉一个贤君。元帝25岁日日撞亡秦之钟,听郑卫之乐,驰骋干戈,纵恣于野。成帝18岁然湛于酒色,赵氏乱内,外家擅朝,言之可为於邑。哀帝19岁专宠董贤,醉酒时曾说要将君位禅让给董贤。平帝9岁孝平之世,政自莽出。孺子5岁被囚,长大后,六畜不识,话也说不清楚,成了一个傻子。王莽改制•目的:缓解社会矛盾,巩固统治•特点:托古改制•土地买卖成历史趋势,不可逆转一、实行“王田”、“私属”制。•阻碍经济发展,助长官商营私舞弊二、实行五均、赊贷及六筦制。•币制混乱不堪三、改革币制。四、统一度量衡。•无谓而徒添扰乱五、对官名、官制、地名等进行改名和改革。任己而不师古,秦氏以之致亡;师古而不适用,王莽以之身灭。——《宋书·礼志序》•失败原因:不合时宜•影响:社会混乱,绿林、赤眉起义(直接);治天下不如安天下,安天下不如与天下安(深远)•王莽的变法,成功的希望是不会有的……治天下不如安天下,安天下不如与天下安,遂成为政治上的金科玉律。——吕思勉《吕著中国通史》“复高祖之业”“舂陵军”“昆阳之战”公元25年定都洛阳“东汉”东汉的建立察举:官员举荐人才,经测试后授予官职征辟:皇帝特征或官府辟召某人为官•废繁苛法令,释放奴婢•整顿吏治•节省开支•重行三十税一等简政安民•礼贤下士•扩大太学•普建郡国学•健全、发展官员选拔制度文教治国光武中兴•衰落的汉朝重新振兴•社会经济的恢复发展•全国出现盛世景象,繁荣安定东汉初,全国户籍人口只有1000多万(西汉末人口近6000万),到光武帝去世时(57年),全国户籍人口已达2100多万。到和帝永元十七年(105年),全国户籍人口达到5300万,回升接近西汉最高水平。“文景之治”与“光武中兴”出现的共同原因以及对社会发展的作用共同原因:吸取前朝教训,调整统治政策。如休养生息、轻徭薄赋;注重文治,善于用人纳谏;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统一;政策的有效性、持续性、稳定性等。作用:维护社会的安定和统一,推进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延续王朝的统治和强盛,致使出现“武帝强盛”和“光武中兴”的局面。•自王莽改革失败后……不去触动社会敏感问题,不作大的制度改动。之后明帝、章帝、和帝继续光武时的政策,东汉初期的四位君主,在位80余年,堪称东汉的治世。——《大学中国史》•“治天下不如安天下,安天下不如与天下安”?“柔道”的消极影响:对贵族官僚和地方豪强妥协的一面,社会问题并未根本解决。“颖川、弘农可问;河南、南阳不可问”,“河南帝城多近臣,南阳帝乡多近亲,田宅逾制,不可为准”。“度田令下达之后即遭到有田地者的阻挠而难以推行。光武帝严惩地方上度田不力的官员,但度田本身也不了了之”。•豪人之室,连栋数百,膏田满野,奴婢千群,徒附万计。船车贾贩,周于四方,废居积贮,满于都城。豪强势力膨胀VS明帝刘庄曾说:“今选举不实,邪佞未去,权门请托,残吏放手。”汝南袁氏章帝和帝桓帝灵帝灵帝袁安袁敞袁汤袁隗袁逢司徒司空司空司徒司空弘农杨氏安帝桓帝灵帝献帝杨震杨秉杨赐杨彪司徒太尉司徒司徒多种政治力量的角逐范滂:“吾欲使汝为恶,则恶不可为;使汝为善,则我不为恶!”——《后汉书·党锢列传·范滂传》两次党锢之祸几乎将正直的官吏和太学生迫害殆尽,东汉朝廷只留下最无能的皇帝,以及最腐朽、最贪婪的宦官及其跟随者。东汉王朝走向衰落的原因有哪些?东汉衰落外戚、宦官、士大夫等多支政治力量的争斗“柔道”政策的妥协性,社会问题并未根本解决豪强势力不断膨胀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第10课-东汉的兴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