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讲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基础全面梳理一内力作用1.能量来源主要是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2.表现形式及其影响表现形式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地壳运动水平运动常在地表形成绵长断裂带和□巨大褶皱山脉垂直运动引起地势的起伏变化和□海陆变迁岩浆活动岩浆只有□喷出地表时才会直接影响地表形态变质作用不能直接塑造地表形态3.结果: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二外力作用1.能量来源:来自地球外部,主要是□太阳辐射能。2.主要表现形式表现主要影响因素作用风化作用温度、水、生物等使岩石发生崩解和破碎,为其他外力作用创造条件侵蚀作用□运动状态的水、冰川、空气等对地表岩石及其风化产物进行破坏,并在原地形成侵蚀地貌搬运作用风、冰川、□流水等移动风化或侵蚀作用的产物,为堆积地貌的发育输送大量物质续表表现主要影响因素作用堆积作用外力减弱或遇到障碍物被搬运的物质堆积下来,形成堆积地貌3.结果:使地表起伏状况趋向于□平缓。三岩石圈的物质循环1.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1)主要的岩石类型A为□侵入型岩浆岩,B为□喷出型岩浆岩,C为□沉积岩,D为□变质岩。(2)主要的地质作用①代表□冷却凝固,②代表□固结成岩作用,③代表□变质作用,④代表□重熔再生作用。2.岩石圈物质循环的四大意义(1)形成了地球上丰富的□矿产资源。(2)改变了地形,塑造出了千姿百态的□地貌景观。(3)实现了地区之间、圈层之间的□物质交换和□能量传输。(4)改变了地表的环境。1.中新网2019年6月28日电据美国《世界日报》报道,南极挖出了一种具有蛇状头部、长颈、类似于海牛的巨型海洋生物化石。这说明了什么现象?提示:这说明现在的南极地区曾是海洋,现在的南极大陆曾经位于温暖湿润地区,受地壳运动、板块漂移的影响,海洋生物被埋藏于地下,形成了化石。2.我国很多旅游景区的核心景观是由地貌组成的,如浙江普陀山的潮音洞、甘肃敦煌的雅丹地貌、云南路南石林等。试说明这些地貌的成因。提示:潮音洞是海水侵蚀形成的;雅丹地貌是风力侵蚀形成的;路南石林是由流水溶蚀形成的。考点深度研析考点1内力作用与地貌1.地壳运动——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内力地壳运动引起地表起伏和海陆变迁等变化,按地壳运动方向和性质可将其分为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如下表所示:2.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2016·北京高考)下图示意平顶海山的形成过程。读图,回答下题。平顶海山()A.为褶皱山B.由沉积岩构成C.顶部形态由内力作用塑造D.随着板块的移动没入水下[思维探究][答案]D考向1内力作用的表现形式黑龙江五大连池地区整齐排列着14座火山锥,火山下的石龙江串联着五个湖泊。下图为五大连池部分地区示意图。该地熔岩流地貌中常见喷气碟和喷气锥(图二),其形成与熔岩流经潮湿的地面密切相关。据此完成(1)~(2)题。(1)由图可知()A.五个湖泊都因火山口蓄水而成B.石龙江主要的流向是自南向北C.火山群分布主要受断裂带影响D.火山群主要呈西北—东南走向答案C解析由图可知,五个湖泊都位于火山下,是火山熔岩阻塞河道而形成的堰塞湖,故A项错误;水流方向与等高线凸出方向相反,石龙江大致自北向南流,故B项错误;火山群分布主要受断裂带影响,C项正确;火山群主要呈东北—西南走向,D项错误。(2)关于喷气碟、喷气锥的叙述,正确的是()A.多出现在火山口旁B.在黑龙山的数量要比在白龙湖畔的多C.因流水侵蚀而形成D.均为熔岩随水蒸气喷出、堆积而形成答案D解析依材料信息“该地熔岩流地貌中常见喷气碟和喷气锥(图二),其形成与熔岩流经潮湿的地面密切相关”可知,喷气碟、喷气锥均为熔岩随水蒸气喷出、堆积而形成,故D项正确,C项错误;喷气碟和喷气锥是熔岩流地貌,其形成需熔岩流经潮湿地面,白龙湖地势低,熔岩流堆积较多,喷气碟、喷气锥数量多,故A、B两项错误。考向2地壳运动与地貌地幔中的岩浆在某个固定位置上具有强烈上升的趋势,称之为“热点”。当板块移动且板块上某处的薄弱点经过热点时,岩浆会沿板块的薄弱点上升并可能喷出地表形成火山喷发,这种火山称为热点火山。随着板块移动,热点火山在板块表面留下一连串火山锥,在海洋上则形成岛链。下图是形成于某海洋的岛链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