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时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移动及对气候的影响课程标准目标指南绘制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说出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学习要点:1.绘制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2.说出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探究问题:1.地中海气候为什么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2.东南季风对我国的影响。一、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及移动1.形成因素(1)热力因素:形成________气压带和极地高气压带。(2)动力因素:形成副热带高气压带和________气压带。2.三圈环流及气压带、风带的分布(1)三圈环流:①低纬环流,②________,③高纬环流。3.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1)原因:__________有规律地南北移动。(2)规律:就北半球来说,大致是夏季________,冬季________。二、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1.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与大气活动中心(1)海陆热力差异,影响到海陆的________分布。夏季,大陆上形成________;冬季,大陆上形成________。②南半球:海洋面积占绝对优势,气压带的________分布比北半球明显,基本上呈________分布。(2)大气活动中心的________和强度异常,会造成世界各地天气、________的异常。2.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与季风环流(1)季风:是大范围地区盛行风随________有显著改变的现象,是大气环流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亚洲________和________的季风环流最为典型。(如下图)亚洲1月、7月的季风图(2)季风的形成:受________________与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的影响而形成。预习交流东亚地区和南亚地区冬、夏季风风向有何不同?答案:一、1.(1)赤道低(2)副极地低2.(1)中纬环流(2)赤道低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C副极地低气压带(3)东北西南东北3.(1)太阳直射点(2)北移南移二、1.(1)气压热低压冷高压副热带高气压亚洲低压副极地低气压亚洲高压纬向带状(2)位置气候2.(1)季节东部南部(2)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预习交流:提示:冬季,东亚为西北季风,南亚为东北季风;夏季,东亚为东南季风,南亚为西南季风。在预习中还有哪些问题需要你在听课时加以关注?请在下列表格中做个备忘吧!我的学困点我的学疑点主题一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分布及对气候的影响材料一:二战期间,日本释放的众多氢气球炸弹飞落到美国本土,造成美国西部森林大火,引起美国民众恐慌。这些氢气球炸弹“飘洋过海”,借助了盛行风带。在地表性质均一、地球自转的情况下,形成了三圈环流,从而形成了全球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如下图。(1)结合材料探究:①各气压带气流在垂直方向上的运动(即上升和下沉)与各气压带近地面气压的高低性质有何关系?对气候的影响有何不同?②低纬信风带、中纬西风带、极地东风带在南、北半球的风向有何不同?上述风带对气候的影响有何不同?材料二:杜甫诗曰:“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霄。”世界气候千差万别,既有“深居温带大陆内,距海遥远,降水稀少,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的温带大陆性气候,也有“三四十度大陆西,西风副高来交替,冬温湿润夏干热,常绿灌丛叶蜡衣”的地中海气候。世界各地气候差异与气压带、风带不同有很大关系,下面是“某节气北半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2)结合材料二探究:①该图所示为北半球夏季还是冬季的气压带、风带分布状况?②全年受单一气压带、风带控制的气候类型主要有哪些?其特点是什么?③列举受气压带、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的气候类型并说明其气候特征。主题二北半球的大气活动中心与亚洲季风材料一:北半球冬季大气活动中心和亚洲冬季风成因示意图。(1)结合材料探究:冬季亚欧大陆和太平洋上的大气活动中心是如何形成的?为何东亚地区此时盛行西北季风,而南亚盛行东北季风?材料二: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简称副高)对我国降水的影响非常大,夏半年尤为突出,可以说它是掌管我国东部降水的真正的“海上龙王”。这个“龙王”通过吹送东南季风,给我国东部季风区带来降水,它的位置、强度影响着我国东部的旱涝状况。下面为“北半球夏季大气活动中心和亚洲夏季风成因示意图”。(2)结合材料探究:夏季,北半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