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农业地域类型(对应学生用书P1)一、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1.原始迁移农业(1)分布:热带雨林地区的某些原始部族。(2)生产过程:(3)影响:森林破坏→土壤侵蚀→肥力下降→谷物产量低2.传统旱作谷物农业生产特点自给自足式的农业,耕地稳定生产方式以种植旱作谷类为主,精耕细作,农业区内同时饲养牲畜分布地区主要分布在温带大陆的东岸及亚热带干旱的山地,包括中国东部东北、华北及西北部分地区,中南半岛的山地、丘陵,印度的德干高原和西部地区,巴基斯坦、阿富汗以及尼罗河、两河流域等地区3.现代混合农业(1)特点:①以营利性生产为目的,重视规模与效益。②人力使用较少,机械化程度高,和城市市场及工业联系密切。(2)生产方式:种植谷物和放牧牲畜。具体如图所示:(3)优势:①两种生产方式互惠互利,形成良性循环。②时间互补,忙闲错开。③两种生产方式的结合可以保证农场经济收入稳定。二、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对地球面貌,产生深刻影响。2.不合理方式:砍伐森林、过度垦殖、过度放牧等。3.农业技术的负面影响:造成土壤板结、土壤污染和生态破坏。【注1】同一农业地域内,农业生产条件、结构、经营方式、发展方向等具有相同的特征。农业地域不等同于发展农业生产的地区。【联】美国商品谷物农业生产特点及原因【注2】我国农耕区饲养家畜、家禽只是作为副业,且绝大多数规模很小,因而我国农耕区的家畜、家禽饲养不能算作混合农业,属于谷物家畜农业。【点】三个角度分析农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地表面貌的变化:农业景观取代自然景观。(2)对生态的影响:不合理的农业生产方式会给地理环境带来不利影响。如山区、黄土区毁林开荒会造成水土流失;迁移农业会导致森林减少、气候变化等。(3)对环境的影响:农药、化肥的使用导致土壤、大气、水体污染等。考点一世界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对应学生用书P2)(一)季风水田农业(以亚洲东部、东南部为例)1.季风水田农业的区位条件分析2.季风水田农业的特点、成因及发展措施特点原因发展措施小农经营人均耕地少集约经营,适当扩大生产规模单产高精耕细作商品率低农村人口多,以自给为主控制人口数量,增强商品意识机械化水平低经济水平低,田地规模小大力发展工业,加快机械化发展科技水平低农民文化科技素质低,凭经加大科技宣传与投入验生产水利工程量大季风气候水旱灾害频繁大力投资建设水利工程(二)商品谷物农业(以美国为例)优越的自然条件和便利的交通运输是商品谷物生产的基础,地广人稀和机械化水平高是大规模经营的条件,先进的农业科技是现代化生产的保证。商品谷物农业形成的区位条件及主要影响具体分析如下所示:区位因素分析形成条件评价特点自然因素地势平坦开阔(位于美国中部平原)自然条件优越,有利于作物的高产、稳产;地势开阔平坦,为机械化生产和大规模经营创造了条件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机械化和科技水平高气候温和(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土壤肥沃(是世界三大黑土分布区之一)水源充足(五大湖与密西西比河)社会经济因素市场广阔(是世界上最大的粮食出口国)促进了商品粮的大规模生产和农业的现代化交通便利(五大湖和密西西比河的水运与铁路、公路交织)便于商品集散,降低运费,提高经济效益地广人稀(中部平原,人口密度小,土地租金低)有利于规模经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商品率机械化水平高(发达的工业提供了支撑)为大规模经营创造了条件,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农业科学技术先进(建立了全国农业科技研究和推广系统)提高了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促进了农业生产的专业化和科技化(三)大牧场放牧业和乳畜业1.阿根廷潘帕斯草原的大牧场放牧业和西欧乳畜业的区位条件、特点2.阿根廷潘帕斯草原大牧场放牧业和西欧乳畜业的对比分析项目异同西欧乳畜业阿根廷潘帕斯草原大牧场放牧业产品相同点畜牧业,生产乳畜产品不同点牛奶及其制牛肉品市场相同点面向市场的农业地域类型不同点满足城市人口生活需要的国内市场主要面向国际市场经营方式相同点集约化、专业化经营不同点生产规模较小生产规模较大交通条件相同点快速、便捷的交通运输条件不同点依赖于城市与郊区联系的铁路、公路需要依赖国际联系的铁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