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人类活动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学习目标明目标、知重点联系生产生活实际,了解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及最佳运输方式的选择。掌握邮政通信和电信通信的利用媒介、主要业务、影响因素及发展动态。掌握商业活动的主要环节及当代国际贸易的不均衡性。一、交通运输1.概念:实现人员和物资等位移的主要手段,是重要的经济部门。2.主要方式:铁路、公路、水路、航空和管道五种。3.国民经济对交通运输的基本要求:运量大、运输成本低、运行速度快、连续性强等。4.合理运输方式的选择(1)评价指标:经济性、迅速性、安全性和通达性。(2)主要考虑的因素:时间、物品价值、物品大小、物品重量、运输距离和价格等。5.发展方向:高速化、大型化、专业化和网络化。二、现代通信与商业贸易1.现代通信(1)概念:通信是实现信息传递和传播的主要手段。它是人类社会交往的一种形式,起着联络和协调社会的作用。(2)分类①邮政通信主要任务是利用交通工具和运输网络,传递信函和包裹。随着社会的发展,又增加了邮寄包裹和办理汇兑业务,甚至兼营储蓄、保险等金融业务,以及一些代理业务。邮政通信受地形障碍以及台风、暴雨、洪水等自然灾害的影响。②电信通信主要任务是利用有线电、无线电、光等传递符号、文字、图像和语言等信息。由于电信是利用电波传递信息,因此受地形障碍、太阳活动等影响。2.商业贸易(1)含义:专门从事商品收购、调运、储存和销售等经济活动的部门。在我国,一般对内称商业,对外称贸易或外贸。(2)作用:联系工业和农业、城市和乡村、生产和消费之间的桥梁。(3)主要环节:生产企业→收购→储存、调运→销售→消费者。(4)物流产业:把产品运输、流通等环节从生产企业和销售企业剥离出来,将加工、运输、仓储、销售、配送等环节连接起来,实行专业化运作,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5)国际贸易①概念:指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商品、劳务和其他生产要素等,通过国际市场进行的交换和交易活动。②当代国际贸易不平衡,主要表现在:a.各国发展水平差异大。b.商品结构差异大,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存在不等价交换。c.发达国家控制、操纵国际贸易价格和国际贸易规则,设置贸易壁垒,抑制了发展中国家的商品出口。③我国国际贸易的变化a.贸易出口总额的世界排名不断提升,成为国际贸易额最大的发展中国家。b.贸易市场多元化格局已形成。c.出口商品由劳动密集型的轻纺产品逐步转向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一、判断题1.五种现代交通运输方式中速度最快的是公路运输。()2.经济性、迅速性、安全性和灵活性是交通运输方式的四大评价指标。()3.电信通信受地形障碍以及台风、暴雨、洪水等自然灾害的影响。()4.商业贸易是联系工业和农业、城市和乡村、生产和消费之间的桥梁。()5.发达国家在国际贸易中制定苛刻的技术、卫生、包装等标准,促进了发展中国家的商品出口。()答案:1.×2.×3.×4.√5.×二、选择题6.下列运输特点的叙述,属于铁路运输的是()A.速度最快,运价最低B.可以从门口到门口进行运输,灵活机动C.速度最慢,运价最低D.速度比较快,运载量比较大答案:D7.新疆边防哨所的官兵已缺粮数天,为及时运送食物,最佳运输工具是()A.海轮B.摩托艇C.火车D.直升机答案:D8.我国修建高速铁路,体现了世界交通运输发展的()A.大型化B.高速化C.专业化D.综合化答案:B读某国对外贸易情况示意图,回答9~10题。9.与这种对外贸易情况相似的国家是()A.中国B.巴西C.日本D.印度10.在国际经济贸易中,这类国家一般还会输出()①农产品②资金③技术④市场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解析:第9题,该国大量进口燃料与工业原料,出口工业制成品,应为发达国家。第10题,发达国家在国际贸易中处于有利地位,一般输出的是资金和技术。答案:9.C10.B交通运输【合作探究】读教材P87图4-1-7不同运输方式距离与运费的关系,探究下列问题。(1)图中OA范围内,最适宜选择哪种运输方式?为什么?(2)图中AB范围内,最适宜选择哪种运输方式?为什么?(3)图中OB以外的范围内,最适宜选择哪种运输方式?为什么?提示:(1)公路运输。OA范围内,公路运输费用最低,适宜短途运输。(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