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讲氯及其化合物卤族元素目标要求1.结合真实情景中的应用实例或通过实验探究,了解卤素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认识其在生产中的应用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2.结合实例认识卤素及其化合物性质的多样性,了解通过化学反应可以探索物质性质、实现物质转化,认识物质及其转化在自然资源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中的重要价值。一、氯气的性质1.氯气的物理性质颜色气味毒性密度特性黄绿色刺激性气味有毒比空气大易液化注意实验室里闻有毒气体及未知气体气味的方法是:用手在瓶口轻轻扇动,仅使极少量气体飘进鼻孔。(如图所示)2.从“价类”二维角度理解Cl2的化学性质(1)氧化性原子结构:类别:Cl2是活泼的非金属单质,能氧化许多金属、非金属以及一些具有还原性的物质。(2)歧化反应氯气与水或碱反应,氯元素的化合价既有升高又有降低,因而氯气既表现氧化性又表现还原性。3.从平衡的角度理解氯水的成分和性质氯气能溶于水(1∶2),氯气的水溶液称为氯水,溶于水的氯气只有少量与水反应。(1)氯水中存在三种平衡关系:①Cl2+H2OHCl+HClO②HClOH++ClO-③H2OH++OH-(2)氯水性质的多重性新制氯水的多种成分决定了它具有多重性质,在不同的化学反应中,氯水中参与反应的微粒不同。注:氯水常代替氯气进行溶液中的实验。问题思考(1)将Cl2通入石蕊溶液中的现象是什么?能用pH试纸测定氯水的pH吗?答案将Cl2通入石蕊溶液中的现象是先变红后退色。不能用pH试纸测定氯水的pH,因为氯水中的HClO能将pH试纸漂白。(2)①向新制氯水中加入碳酸钙粉末,能增大氯水中HClO的浓度吗?为什么?答案能;原因是氯水中存在平衡Cl2+H2OHCl+HClO。加入的CaCO3粉末会与HCl反应,从而使平衡右移,增大HClO的浓度。②若将碳酸钙改为亚硫酸钙,情况又如何?答案亚硫酸钙具有还原性,会将Cl2、HClO等还原为Cl-。二、次氯酸和次氯酸盐的性质1.次氯酸次氯酸见光分解的化学方程式:2HClO=====2HCl+O2↑。2.次氯酸盐(1)“84”消毒液有效成分为NaClO,它与洁厕灵(主要成分盐酸)混合立即会产生氯气,其离子方程式是ClO-+Cl-+2H+===Cl2↑+H2O。(2)漂白粉①成分:漂白粉的主要成分是CaCl2和Ca(ClO)2,其中有效成分是Ca(ClO)2。②漂白原理:在潮湿的空气中能吸收CO2,化学方程式为Ca(ClO)2+CO2+H2O===2HClO+CaCO3↓。问题思考在空气中长时间放置的漂白粉,最终得到的主要固体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说明)答案CaCO3和CaCl2Ca(ClO)2+H2O+CO2===CaCO3↓+2HClO,2HClO=====2HCl+O2↑,CaCO3+2HCl===CaCl2+CO2↑+H2O(1)过量的铁粉在少量氯气中加热,充分反应后产物为FeCl2()(2)氯气溶于水得氯水,溶液呈酸性且可以导电,所以氯气是电解质()(3)新制取的漂白粉是混合物()(4)氯气可以使湿润的有色布条退色,但是实际起漂白作用的物质是次氯酸,而不是氯气()(5)Cl2具有很强的氧化性,在化学反应中只能作氧化剂()(6)标准状况下,11.2LCl2与水充分反应转移电子数为0.5NA()(7)“84”消毒液的消毒原理与H2O2的相同,都是利用强氧化性()答案(1)×(2)×(3)√(4)√(5)×(6)×(7)√解析(6)该反应为可逆反应,Cl2不能完全反应。题组一氯气的性质及应用1.(2020·银川高三测试)某地化工厂的贮氯罐意外发生泄漏,下列关于安全处理措施不正确的是()A.紧急组织群众沿逆风方向疏散B.消防队员向贮氯罐周围空气中喷洒稀NaOH溶液C.处在该环境中的群众,应用浸有稀氨水的毛巾捂住鼻子,趴在低洼处等待救援D.处在该环境中的群众,应用浸有一定浓度NaHCO3的毛巾捂住鼻子,向高处转移答案C解析稀氨水挥发出的NH3具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氯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应往高处转移。2.已知:KClO3+6HCl(浓)===KCl+3Cl2↑+3H2O,如下图所示,将少量试剂分别放入培养皿中的相应位置,实验时将浓盐酸滴在KClO3晶体上,并用表面皿盖好。下表中由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完全正确的是()选项实验现象结论A滴有KSCN的FeCl2溶液变红Cl2具有还原性B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退色Cl2具有酸性C紫色石蕊溶液先变红后退色Cl2具有漂白性D淀粉K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