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四册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栏创意更改栏1、古诗两首执笔:顾利华审阅:唐颖颖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学会本课7个生字,理解这些生字在诗句中的意思,认识一个多音字。3、初步懂得两首诗的意思,感受作者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难点:初步理解诗意,感受作者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教学准备:制作课件,让学生搜集有关春天的古诗。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1、伴随着和煦的春风,春姑娘已经悄悄地来到了人间,你发现她的身影了吗?(学生描述春天的景象)2、这么美好、这么迷人的春天你喜欢吗?3、古往今来,有很多诗人也像我们一样喜欢春天,并用手中的笔写下一首首赞美春天的诗。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古诗两首》中《春雨》这首诗。(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二、了解作者,初读诗歌1、你知道这首诗的作者是谁吗?(唐代大诗人杜甫。)2、介绍杜甫:杜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很多诗歌深刻地反映了唐朝由盛转衰的社会现实,被后人称为“诗史”。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奉为“诗圣”。3、杜甫是怎么描写春雨的呢?请小朋友们自己读一读这首诗,边读边想一想。4、检查初读情况:(1)出示生字:乃、随、潜、润、细,指名读,相机纠正读音。◇二年级语文教研组2011.2第1页☆苏教版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四册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栏创意更改栏随:平舌音。(2)指名读诗,相机评价。(3)齐读。三、理解诗意,感悟诗情1、联系学生生活:春天已经悄悄地来到我们身边,前两天刚下过一场春雨,你观察了吗?春雨怎么样?(春雨很细,很密,滋润着花草树木。)出示:春雨,像。()的春雨。(指名学生把句子补充完整。)2、杜甫是怎么描写春雨的呢?请小朋友们自己再读一读这首诗。想一想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不懂的。3、学生交流读懂的内容,质疑。(师相机表扬、激励。)4、讲解一、二句: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1)指名读。(2)理解字意:时节:时令,季节。当:正当,就在。乃:就。(3)这两句诗是什么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吗?(春雨像知道时节似的,当春天一到,它就下起来了。)(4)齐读这两句诗。5、讲解三、四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1)指名读。(2)理解字意:潜:暗中,悄悄。润物:滋润万物。(3)这两句诗是什么意思?谁会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春雨往往在夜间,趁人们不注意的时候,随着春风轻轻地洒落,无声地滋润着万物。)(4)齐读这两句诗。◇二年级语文教研组2011.2第2页☆苏教版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四册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栏创意更改栏6、齐读整首诗。7、你觉得诗中描写的是怎样的一场春雨?能从诗中找出答案吗?(好雨)(1)什么样的雨才是好雨呢?(学生交流:庄稼正需要雨水的时候下的雨就是好雨;不耽误人们做事、生活的雨是好雨;能浇灌花草树木的雨是好雨……)(2)《春雨》这首诗中的“好雨”有这些特点吗?从哪儿能看出来?请小朋友们自己再读读这首诗,想一想。(3)交流:▲这场雨是庄稼需要的时候下的,下得很及时,从“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可以看出来。▲这场雨是夜晚下的,不妨碍人们工作、休息。从“随风潜入夜”可以看出来。▲这场雨能浇灌花草,滋润万物,从“润物细无声”中可以看出来。点拨:除此之外,这场雨还好在不是太大。这又可以从哪里看出来?(潜入夜、细无声)(4)小结:整首诗紧扣一个“好”字,让我们感受到了春雨的善解人意,及时无声地滋润着万物的生长。(5)从这首诗中,你能体会到诗人对春雨的情感吗?(对春雨充满了喜爱、赞美之情。)9、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1)自己试读,注意节奏。(2)指名朗读,相机点拨节奏、重音。(注意以下重点词语:好、知、当……乃、潜、细、无)(3)齐读。四、学习生字1、出示生字:乃、随、潜、润、细。2、引导学生自主识记字形:你会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生字?3、学生交流,教师相机点拨:(1)乃:用“奶”记忆,“乃”是独体字,第一笔“横折折折钩”。◇二年级语文教研组2011.2第3页☆苏教版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四册教学设计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