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节元素符号表示的量(第一课时)【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2、会查阅相对原子质量表。3、能根据化学式计算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拓展化学式表示的含义。二、过程与方法1、学会借助数据表获得信息的方法。2、掌握根据化学式进行简单计算能力。三、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元素符号与相对原子质量的对应关系、化学式与相对分子质量的关系,使学生认识到符号中包含着量的意义。【教学重点】根据化学式计算相对分子质量。【教学难点】相对原子质量的定义、相对原子质量与原子真实质量的区别。【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标出化合价,写出化学式:四氧化三铁硫化钠氯化镁硫化铁硝酸钡硫酸钠二、相对原子质量过渡:我们已经了解了原子有自己的质量,质量的数量级是10-26kg。展示:C原子质量:1.993×10-26kgH原子质量:1.674×10-26kgO原子质量:2.657×10-26kg计算:一个水分子的质量生:一个水分子由一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分子构成。质量为2.9918×10-26kg。师:分子质量如此之小,为我们的计算和应用带来太多的不便。思考:你有什么方法来简化吗?师:国际上不使用真实质量,而是用相对原子质量来表示原子的质量关系。标准:把一个C-12原子的质量分为12等份,每一份的质量是1.993×10-26×1/12=1.661×10-26kg介绍:把其他原子的质量与这个标准进行比较,所得比值就是相对原子质量。展示:P28图1-34举例:2.657×10-26千克氧的相对原子质量==161.661×10-27千克1.674×10-27千克氢的相对原子质量==11.661×10-27千克1.993×10-26千克碳的相对原子质量==121.661×10-27千克师:通过计算同学们有没有留意到相对原子量的单位?师: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符号为1,“1”不用明确写出。练习:已知C-12的实际质量为M千克,则实际质量为P千克的A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多少?(12P/M)设问:我们要用到某原子的相对质量,是否都需要进行计算?师:可以从元素周期表或相对原子质量表去查。练一练:从元素周期表中查出下列元素相对原子质量:CaAlClAgHCOCl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展示:P28表格质子、中子、电子的相对质量读表并思考:下表对你有什么启示?生:1、质子和中子的相对质量为12、电子的相对质量很小,可以忽略不计3、原子的相对质量=质子数+中子数思考:从2311Na,你知道什么?介绍:钠原子有11个质子;相对原子质量为23;中子数为12。练习:出示氧、氢,各数据的含义三、相对分子质量师:分子有原子构成,原子很小,分子也很小。原子质量可以用相对质量表示,分子质量也可以用相对分子质量表示。提问:如何求出相对分子质量。生:查得相对原子质量,各原子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合便是相对分子质量。例:根据化学式求相对分子质量:已知,H—1O—16S—32求:H2SO4(硫酸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M=1×2+32+16×4=98练习:求出二氧化碳、硫酸锌的相对分子质量。CO2:M=12+16×2=44ZnSO4:M=65+32+16×4=161练习:求CuSO4.5H2O的相对分子质量.生:M=64+32+16×4+5×(16+2)=250四、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五、作业设计作业本板书设计瞬间灵感或困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