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学:种子藏在哪里(初稿)活动目标:1.能探索、发现几种常见种子的不同生长部位。2.进一步了解种子是各种各样的。活动准备:收集各类有种子的植物,每组小筐一个、小碟子若干、抹布等。活动过程:1.引导幼儿寻找种子的兴趣。(1)请幼儿简单介绍自己所带植物的名称。(2)提问:今年的丝瓜成熟了,我们把它摘了下来,明年,我们想吃丝瓜时,怎么办呢?(3)那我们用什么来种呢?这些种子又藏在哪里呢?2.探索、发现种子生长部位的不同。(1)提问:请每个小朋友找一找,看看这些植物的种子在哪里?(2)你找的是哪种植物的种子?是在植物的哪里发现种子的?(3)小结:我们发现了这些植物都有种子,它们生长的部位也不一样,有的长在果实里,有的长在花心里,有的长在壳子里。3.初步探索种子是各种各样的。(1)提问:种子的生长部位不一样,还有什么地方不一样呢?你发现的种子是什么样子的?(2)小结:植物的种子是各种各样的,颜色不一样,形状不一样,大小也不一样,种子真有趣。种子为什么长得不一样呢?我们回去都找找答案,再来讨论。科学活动:种子藏在哪里(定稿)活动目标:1.初步认识一些藏在果实里面的种子,知道它的作用。2.探索发现种子生长在不同部位,感知种子是各种各样的。3.乐意动手操作,体验发现的乐趣。活动准备:1.幼儿收集的各类秋天成熟的瓜果,农作物,干果等。2.餐巾纸、水果刀若干。3.记录单。PPT活动过程:一、介绍果实、激发兴趣。1.教师:今天每个小朋友都带来了的植物的果实,谁给大家介绍一下,你带的是什么果实?长得怎么样?(讲述名称及外形特征)2.激发幼儿寻找种子的兴趣。教师:你们瞧,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南瓜)今天老师想给你们做南瓜粥喝,但有一个问题,如果我们把今年的南瓜吃了,明年想吃南瓜又该怎么办呢?请小朋友们帮老师想想办法。教师:有小朋友说可以再等它长出来,那我们就要去种南瓜了,我们到哪里去找南瓜种子呢?3.教师与幼儿交流讨论猜想结果。二、探索记录、寻找种子。1.教师:老师带来的南瓜我们找到了种子,哪你们想不想找一找你们带来的果实种子藏在哪里呢?让我们一起来找一找吧!2.幼儿自由探索寻找种子,教师帮助幼儿切开部分果实。3.提问:你果实的种子在哪里找到的?种子长得是什么样的?像什么?4.小结:我们发现了这些果实都有种子,它们生长的部位也不一样,有的长在果肉里,有的长在果壳里,有的长在果皮里。种子长得各不相同,种子颜色、形状、大小都不一样,种子真有趣!三、幼儿模仿、种子排列。1.教师:你们会学一学植物的种子,学一学种子是怎样排列的吗?小组合作学一学,并让其他组的小朋友猜一猜你们扮演的是哪一种植物的种子。2.教师:种子的形状颜色大小数量都不一样,它们还有不同的地方吗?教师帮助幼儿切开部分果实,引导幼儿观察果实中的种子是怎样排列的。3.小结:我们发现不同的果实里面都藏着各种形状不同、大小不同、颜色不同的种子;有的果实里藏着许多种子,它们的排列顺序也不同;有的横排、有的竖排、有的排成圆圈状,有的一颗挨一颗,有的对称排列,有的围成圆圈,还有的一排挨一排,像牙齿。四、认识种子的用途。1.教师:这些种子长得不一样,可为什么都叫种子呢?启发幼儿回忆过去的种植知识,知道种子放在泥土或水里,天天浇水,适当施肥,就会慢慢的发芽,长叶,开花结果,长出一棵新的植物来,所以我们把它们叫做“种子”。2.教师:种子有什么用途呢?种子除了可以传播下一代,你知道种子还有哪些用途?有了种子就能长出各种新的更多的植物来吗?五、了解一些特殊的种子。1.在植物世界里还有各种各样的种子,如松树的种子外面没有果皮包着,也有不结种子的植物,如蘑菇、海带等。2.鼓励幼儿主动去寻找各种不同的种子。大班科学《种子藏在哪里》活动反思杜威指出,儿童的本能生长总是在生活过程中展开的,或者说生活就是生长的社会性表现。在杜威看来,最好的学习就是“从生活中学习”,学校教育应该利用儿童现有的生活作为其学习的主要内容。他认为应把教育与儿童眼前的生活结合起来,教儿童学会适应眼前的生活环境。材料是教学活动的载体,教师应慎重考虑活动中的材料选择。科学活动中教师给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