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讲“一国两制”与祖国统一考试内容考核要求考情播报考查频度必考加试“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及其实践(1)“一国两制”的构想(2)香港和澳门的回归(3)海峡两岸关系的进展(4)“一国两制”理论创新的意义bbbc(2016年4月,14)考查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立法原则(2017年4月,16)考查香港回归的意义(2018年11月,31题第一问)考查“一国两制”的提出7次3考考点1“一国两制”的构想(b)1.(2018年1月金华十校期末)1982年7月24日《廖承志致蒋经国先生信》中写到:“今日吾弟在台主政,三次合作,大责难谢。”据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中共首倡第三次国共合作B.解决台湾问题时机已经成熟C.中国大陆希望用和平方式完成祖国统一D.“一国两制”得到了两岸同胞的高度认可解析中共首倡第三次国共合作是在1981年9月,故A项错误;解决台湾问题时机已经成熟的表述与事实不符,故B项错误;由材料“今日吾弟在台主政,三次合作,大责难谢”结合1982年的时间信息,可知中国大陆希望用和平方式完成祖国统一,故C项正确;“一国两制”得到了两岸同胞的高度认可的表述过于绝对,故D项错误。答案C考点2香港和澳门的回归(b)2.(2017年9月宁波十校模拟)2017年是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下列涉及香港回归的重要历史事件,按其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中英两国正式签署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②邓小平与撒切尔夫人就香港问题进行会谈③进行香港政权交接仪式④全国人大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A.①④②③B.①②④③C.②①③④D.②①④③解析①1984年,中英两国正式签署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②1982年,邓小平与撒切尔夫人就香港问题进行会谈;③1997年,进行香港政权交接仪式;④1990年,全国人大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故D项符合题意。答案D3.香港回归二十多年,依然充满荣景、动感、祥和,依然是璀璨耀眼的东方明珠,依然是引领时代潮流的国际大都会。中央政府在香港问题上采取的原则有()①“一国两制”②“港人治港”③“民族自决”④“高度自治”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解析“一国两制”是我国政府在香港问题上采取的原则,故①正确;“港人治港”是我国政府在香港问题上采取的原则,故②正确;“民族自决”指各民族有权按照自己的意愿来处理自己的事情,不符合中央政府处理香港问题的原则,故③错误;“高度自治”是我国政府在香港问题上采取的原则,故④正确,D项符合题意。答案D考点3(加试)“一国两制”理论创新的意义(c)4.2017年中国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研究制定粤港澳大湾区城市圈发展规划,它将成为“一带一路”中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新支点。粤港澳大湾区有别于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等其他国家层面的区域发展观念,其最为独特的优势是()A.跨制度合作、丰富“一国两制”内容B.解决港澳青年成长就业问题C.面向海洋、承载更多对外开放的功能D.显著提高城市群一体化水平解析香港、澳门是资本主义制度,大陆是社会主义制度,粤港澳大湾区城市圈发展规划是跨制度合作,丰富了“一国两制”内容,故A正确;“解决港澳青年成长就业问题”无法体现“独特的优势”,排除B;C、D选项无法体现有别于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的“独特的优势”,排除C、D。答案A考点4海峡两岸关系的进展(b)5.(2017年10月杭州高三期中考试)近日,一部关于两岸题材的军事长篇小说《秋水长天》出版发行,它是一部书写海峡两岸血脉亲情的文学作品。关于海峡两岸关系的进展,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A.1949年以后的三十多年时间两岸人员往来及“三通”全部中断B.1979年《告台湾同胞书》的发表标志两岸同胞隔绝状态被打破C.1995年《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是解决台湾问题的纲领性文件D.2008年“三通”终于变成了现实解析1949年国民党败逃台湾,两岸相隔,台湾问题形成,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1979年《告台湾同胞书》的发表”标志着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出台,但隔绝状态依然存在,故B项错误,符合题意;“1995年《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由江泽民总书记所作,成为新时期解决台湾问题的纲领性文件,故C项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