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模块复习学案——中国分区地理【知识网络】北方地区的位置和范围、地形特点、气候特征;南方地区的位置和范围、气候、地形特征;北方地区地形特点、气候特征与农业生产、灾害防治的关系;北方重工业基地和能源基地的特征,主要城市的分布;南方地区气候、地形特征与农业生产、灾害防治的关系;南方轻工业、有色金属工业的特征,主要城市的分布。西北地区的位置和范围、气候、地形特征,农牧业生产特点;青藏地区的位置和范围,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分布状况;西北地区保护草原,治理沙漠的重要作用,主要的矿产地和城市;青藏地区高寒气候特点和农牧业生产特点,主要城市的分布。【考点透视】1.我国的北方地区北方地区位于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秦岭—淮河以北。平原面积广大,东北平原面积第一,多沼泽地、荒地、黑土和冻土;华北平原为钙质土,盐碱地多;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大兴安岭、长白山森林资源丰富。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夏季雨热同期,冬季寒冷干燥。华北夏季多暴雨,冬春多沙暴、春旱、夏涝、寒潮为灾害性天气。资源丰富,石油分布在:大庆、辽河、华北、胜利、大港、中原等地;煤炭分布在鹤岗、鸡西、抚顺、开滦、峰峰、大同、平朔、神府、兖州等地;铁矿主要分布在:鞍山、本溪、迁安等地;长芦盐场是我国最大的盐场。华北地区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以旱地为主,主要农作物有:冬小麦、玉米、棉花等,黄淮海平原是我国重要的商品棉产地。东北地区一年一熟,以旱地为主,主要农作物有:春小麦、玉米、高粱、大豆、甜菜等,产品的商品率高,机械化程度高,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食基地。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是我国最大的天然林区。本区煤炭、石油资源丰富,山西省是全国最大的煤炭基地,大庆、胜利等油田是全国主要的石油工业基地。本区建立了以沈阳、大连为中心的东北重工业基地;京津唐是一个综合性工业基地。2.我国的南方地区南方地区位于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包括长江中下游平原、南部丘陵、四川盆地、云贵高原等地形区。本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一月平均气温在0℃以上,年降水量大于800mm,雨热同期,光、热、水分条件好,但东南沿海地区夏秋易受台风影响,长江中下游地区夏季受副热带高压的控制,形成伏旱天气。本区有色金属丰富:德兴、铜陵、大冶、东川的铜矿,水口山的铅锌矿,大余的钨矿,冷水江的锑矿,平果的铝矿,个旧的锡矿,铜仁的汞矿。还有攀枝花、大冶、马鞍山、石碌的铁矿。水力资源丰富,在长江、珠江、钱塘江、闽江等河流上已建成20多座大型水电站。本区一年两熟到三熟,主要农产品:水稻、小麦、油菜籽、棉花、甘蔗、淡水鱼、桑蚕丝及各种亚热带和热带水果。本区以沪、宁、杭为中心形成向高、精、尖方向发展的综合工业区;以武汉为中心的轻纺基地和钢铁基地;以宜昌、重庆为中心的电力、冶金等工业;以攀枝花、六盘水为中心的钢铁、煤炭工业;以西昌为中心的火箭发射基地;在长江支流上形成了湘、赣地区的多种有色金属工业。1.西北地区西北地区位于大兴安岭以西,长城和昆仑山—阿尔金山一线以北的地区,主要地形区有:内蒙古高原、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阿尔泰山、天山等。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主要是深居内陆,并有山岭阻隔,海洋水汽很难到达,降水稀少。东西跨经度广,降水量由东向西减少,自东向西植被呈现草原—荒漠草原—荒漠的景观。河流和湖泊稀少,绝大部分是内流河和内流湖,最长的内流河是塔里木河。内蒙古、新疆、甘肃、宁夏分布着广大的草原,草场资源丰富,畜牧业是本区经济的基础,畜牧业生产水平不断提高,由游牧方式向定居、轮牧方向发展,并逐步实现机械化。灌溉农业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及山麓地带的冲积平原地区,如河套平原、宁夏平原、河西走廊新疆高山山麓的绿洲。主要农产品有小麦、棉花、瓜果和甜菜。农田、村镇、城市呈带状或点状集中分布在黄河沿岸、沙漠边缘的绿洲以及铁路和公路沿线。主要矿产资源有:煤炭、石油、铁矿、镍矿等。2.青藏地区青藏地区位于横断山以西,喜马拉雅山以北,昆仑山和阿尔金山以南青藏高原区,平均海拔在4000m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