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15课《鱼我所欲也》教案(1) 苏教版-苏教版初中九年级下册语文教案VIP免费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15课《鱼我所欲也》教案(1) 苏教版-苏教版初中九年级下册语文教案_第1页
1/4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15课《鱼我所欲也》教案(1) 苏教版-苏教版初中九年级下册语文教案_第2页
2/4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15课《鱼我所欲也》教案(1) 苏教版-苏教版初中九年级下册语文教案_第3页
3/4
鱼我所欲也课题鱼我所欲也教学目标1、了解作家作品2、积累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学会翻译文言文。3、理清文章的脉络。课时计划1课时教学重点积累文言字词,品味语言情致。教学难点朗读背诵文言课文。教学方法朗读法讲授法讨论法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学生活动一、导入解题生与死、利与义的问题历来为世人关注,那么几千年前的古人是如何看待这些问题的呢?请走进《鱼我所欲也》寻找答案。今天,我们学习《鱼我所欲也》,看看本文表现了孟子什么样的道德主张。二、整体感知1、默读课文,对照注释扫除语音障碍。2、请两名学生朗读课文的两个小节,读后请其他学生指出读错的字词。3、教师运用投影将本课中的生字、词打出,全班齐读(或指名读)。4、齐读全文。5、学生自读课文,参考注释理解文章大意,有不懂之处(字、句)可以勾划出来,准备进行质疑;有特别欣赏的语句也请勾划下来,准备进行交流。6、请两三名学生说说这篇文章的大概意思(不要求字字落实)。三、师生小结文言词语及句式1、通假字(1)得通德感激例:所识穷乏者得我与(2)与通欤语气词例;所识穷乏者得我与2、一词多义为介词为了为宫室之美动词做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听讲,进入新课的学习默读、听读、齐读课文对照课下注解,解释重点词,得得到故不为苟得也通“德”,感激所识穷乏者得我与是此、这非独贤者有是心这是是天时不如地利也与通“与欠”,语气词所识穷乏者得我与给予呼尔而与之3、虚词之代词他呼尔而与之助词的为宫室之美而表顺接不译蹴尔而与之表转折却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表选折而舍生而取义者也于表比较比所欲有甚于生者表对象对万钟于我何加焉特殊句式:判断句:鱼,我所欲也。倒装句:万钟于我何加焉所欲有生者四、梳理文章脉络第一部分(1):提出“舍生取义”的中心论点,并说明“义的美德是人所固有的”。本段可分为四层:第一层(从开头至“舍生而取义者也”):以鱼与熊掌不可得兼而取熊掌为喻,引出生与义不可得兼“舍生取义”的中心论点。第二层(以“生亦我所欲”至“故患有所不避也”):正面阐明为什么要“舍生取义”,因为“我”所喜爱的东西有比生命更重要的,所以不苟且偷生;因为“我”所厌恶的东西有比死更可恶的,所以不避杀身之祸。同桌互助互译课文再读课文,梳理文章脉络整理笔记第三层(从“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至“所恶有甚于死者”):进一步论证“义”比生更重要,“不义”比死更可恶。先用假设推理的方式说明,如果没有什么东西比生更可贵,那么人们就会用各种手段苟且偷生;如果没有什么东西比死更可恶,那么人们就会挖空心思逃避杀身之祸。接着用事实证明,有的人可以用某种手段求生却不用。有的人做某种事情,可以免死却不做。于是得出结论:“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义”是确实存在的,“义”比“生”更重要,“不义”比死更可恶。第四层(本段最后一句):回到“性善论”上,说明“舍生取义”的美德,本来人人都有,只不过贤人不使它丧失罢了。第二部分(2、3):举例论证不能“见利忘义”,否则就是失掉了人固有的“羞恶之心”。可分为三层:第一层(2):从正面举例论证不能见利忘义。“一箪食”“一豆羹”关系到人的生死,但若是用无礼的方式施舍就是路人、气丐也不接受,这一事例充分证明,最普通的人也有羞恶之心,宁愿饿死而不失义。第二层(从开头至“亦不可以已乎”):从反面举例论证不能见利忘义,首先指出一些显贵的人“不辨礼义”就接受优厚俸禄,紧接着以一个反问句,说明他们接受的原因是利欲熏心,为私利所蔽。然后用三个排比句作今昔对比,批判他们重利轻义,见利忘义的行为,“是亦不可以已乎”是一句反问,更增加了批判的力量。第三层(最后一句):与第一部分相呼应,又回到“性善论”上,把上述人的行为归纳为“失其本心”,“本心”就是人原来固有的“羞恶之心”,也就是“义”、“善”的本性。①“此之谓失其本心”中“本心”具体指什么?这与“舍生取义”有何联系?(疑问:本文分两段,结构上不够合理,有割裂文意之嫌,请问我的这种看法对吗?就行文思路来说,贤者舍生取义,行道之人、乞者以义为先,讲的都是“本心”赋予人的极大力量,属正面论证;...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15课《鱼我所欲也》教案(1) 苏教版-苏教版初中九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