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15课《给女儿的信》精品教案 语文版-语文版初中九年级上册语文教案VIP免费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15课《给女儿的信》精品教案 语文版-语文版初中九年级上册语文教案_第1页
1/5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15课《给女儿的信》精品教案 语文版-语文版初中九年级上册语文教案_第2页
2/5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15课《给女儿的信》精品教案 语文版-语文版初中九年级上册语文教案_第3页
3/5
《给女儿的信》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整体把握文章意思,品味含义深刻的语句。2、对学生进行爱情的自我教育,走好青春第一步,正确把握萌动的情感。3、体会运用小故事阐述抽象道理这一写法的好处。4、品味含义深刻的语言,了解爱情的特质,树立正确的爱情观。教学重点:目标1.教学难点:目标2.教学方法:朗读、研讨。课型:新授课。课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9世纪伟大的诗人、剧作家莎土比亚曾经在一首诗当中提出了这样的一个问题;“告诉我,爱情生长在何方?是在脑海,还是在心房?它是怎样发生?它又怎样成长?”这是每一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会遇到的问题,可能也是同学想知道的。当我们遇到这样的疑惑时我们却不一定敢向我们的父母发问,而有一个14岁的小姑娘向她的父亲提出了这个问题,而她的父亲也在一封信中给了她一个诗意的回答。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封《致女儿的信》。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1、“给”就是写给的意思。“给女儿的信”这个文题,即表明了文章的体裁是书信,有交代了书信的阅读对象是女儿。本文是苏霍姆林斯基写给女儿的信,信件内容成为悬念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2、瓦西里•亚历山德罗维奇•苏霍姆林斯基(1918—1970)是乌克兰卓越的教育家、教师、思想家和作家。他在帕夫雷什中学任教,担任这所农村中学的校长、教师和教育者长达32年。苏霍姆林斯基的全部著作都是面向教师、教育家、教育者、父母和自己孩子们的。他把自己的思维、思索、建议和见解全部倾注在了他的著作当中,即怎样培养“真正的人”苏霍姆林斯基的作品在乌克兰国内人人皆知并喜爱,如众所周知的《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等,他的作品每一新版,都引起了人们更大的关注和浓厚的兴趣。3、本文选自《爱情的教育》。苏霍姆林斯基在学校执教35年,这使他有机会细心观察自己的学生在其个性形成的最活跃阶段的许多情况。“爱情属于人的高级感情。年轻一代德育的实质就在于培养和建立这种感情。”他呼吁自己的同事们要细心观察这种感情,深深尊重这种感情,并要竭尽全力用人的这种最高尚的美德填满年轻人的心田,也需要在他们刚懂得爱情的时候就教育他们怎样去爱。4、学习生字词:忐忑(tǎntè)消耗(hào)擅自(shàn)蕴藏(yùn)5、教师范读课文,指名读课文。三、默读课文,理清条理:全文共25个自然段,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1——4)女儿提出问题及“我”(父亲)对此的态度。第二部分:(5——23)回忆从前祖母给“我”讲过的故事,得出爱情是什么的答案。第三部分:24告诉女儿该如何对待爱情。四、再读课文,合作探究:1、你是如何理解爱情的?明确:在提出这个问题之前,可以向学生阐明爱情是人类最美好的情感,让学生放下心理包袱。2、如果你拿同样的问题问自己的父母,可能得到的答案是什么?明确:学生给出的答案一定会涉及父母对待这个问题的态度。五、教师小结:这封书信通过讲故事,表达作者对爱情的看法:真正的爱情远远高于生理需要,爱情中包含的“忠诚”“心头的记忆”等人性的光辉,正是人之为人而不是动物的根本标志。旨在启示像女儿一样的少男少女要正确、理智地去理解爱情。六、布置作业:研讨与练习二。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听写生字词。2、朗读课文,注意揣摩写信人的心理和语气。二、学习课文第一部分:1、指名读课文1——4段。2、文中的“我”对此的态度如何?明确:文中的“我”把女儿提出的问题看成是女儿长大的标志,对女儿提出的问题感到欣喜、激动,同时也含蓄地希望女儿能够智慧地对待这个问题。。3、“我”为何没有正面回答女儿的提问,却说到了我的少年时代和祖母玛利亚所讲的故事?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明确:“我”用自己成长的经历告诉一个正确的引导带给“我”的巨大收获,希望女儿重视。同时运用故事揭示这个抽象的概念,深入浅出,形象生动。4、“我内心的愿望是:告诉你要学会明智地生活,也就是要善于生活。”——智慧是获取人生幸福的条件,要想得到幸福,就要成为一个有智慧的人,也就是明智的人。三、学习课文第二部分:1、朗读课文第5—23段,请同学复述文中的故事。2、默读课文...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15课《给女儿的信》精品教案 语文版-语文版初中九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