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摘抄)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国务院,向大会报告过去五年政府工作,对今年工作提出建议,请予审议,并请全国政协委员提出意见。五年来,我们认真贯彻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决策部署,主要做了以下工作。(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着力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实现稳中向好。这些年,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国际金融市场跌宕起伏,保护主义明显抬头。我国经济发展中结构性问题和深层次矛盾凸显,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遇到不少两难多难抉择。面对这种局面,我们保持战略定力,坚持不搞“大水漫灌”式强刺激,而是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统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不断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确立区间调控的思路和方式,加强定向调控、相机调控、精准调控。明确强调只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就业增加、收入增长、环境改善,就集中精力促改革、调结构、添动力。采取既利当前更惠长远的举措,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适度扩大总需求,推动实现更高层次的供需动态平衡。经过艰辛努力,我们顶住了经济下行压力、避免了“硬着陆”,保持了经济中高速增长,促进了结构优化,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断巩固和发展。坚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在财政收支矛盾较大情况下,着眼“放水养鱼”、增强后劲,我国率先大幅减税降费。分步骤全面推开营改增,结束了66年的营业税征收历史,累计减税超过2万亿元,加上采取小微企业税收优惠、清理各种收费等措施,共减轻市场主体负担3万多亿元。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实施地方政府存量债务置换,降低利息负担1.2万亿元。调整财政支出结构,盘活沉淀资金,保障基本民生和重点项目。财政赤字率一直控制在3%以内。货币政策保持稳健中性,广义货币M2增速呈下降趋势,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适度增长。采取定向降准、专项再贷款等差别化政策,加强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支持,小微企业贷款增速高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改革完善汇率市场化形成机制,保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外汇储备转降为升。妥善应对“钱荒”等金融市场异常波动,规范金融市场秩序,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守住了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维护了国家经济金融安全。(二)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着力培育壮大新动能,经济结构加快优化升级。紧紧依靠改革破解经济发展和结构失衡难题,大力发展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扎实推进“三去一降一补”。五年来,在淘汰水泥、平板玻璃等落后产能基础上,以钢铁、煤炭等行业为重点加大去产能力度,中央财政安排1000亿元专项奖补资金予以支持,用于分流职工安置。退出钢铁产能1.7亿吨以上、煤炭产能8亿吨,安置分流职工110多万人。因城施策分类指导,三四线城市商品住宅去库存取得明显成效,热点城市房价涨势得到控制。积极稳妥去杠杆,控制债务规模,增加股权融资,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连续下降,宏观杠杆率涨幅明显收窄、总体趋于稳定。多措并举降成本,压减政府性基金项目30%,削减中央政府层面设立的涉企收费项目60%以上,阶段性降低“五险一金”缴费比例,推动降低用能、物流、电信等成本。突出重点加大补短板力度。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破除要素市场化配置障碍,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针对长期存在的重审批、轻监管、弱服务问题,我们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减少微观管理、直接干预,注重加强宏观调控、市场监管和公共服务。五年来,国务院部门行政审批事项削减44%,非行政许可审批彻底终结,中央政府层面核准的企业投资项目减少90%,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压减74%,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大幅减少。中央政府定价项目缩减80%,地方政府定价项目缩减50%以上。全面改革工商登记、注册资本等商事制度,企业开办时间缩短三分之一以上。创新和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实行“双随机、一公开”,随机抽取检查人员和检查对象、及时公开查处结果,提高了监管效能和公正性。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实施一站式服务等举措。营商环境持续改善,市场活力明显增强,群众办事更加便利。(三)坚持创新引领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