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第一本书我的第一本书牛汉牛汉牛汉牛汉(1923—),原名史成汉史成汉,蒙古族。山西定襄县人,40年代开始诗歌创作,是“七月诗派”的重要成员。代表诗作《鹰的诞生》《华南虎》。我们学过他的《华南虎》。抗日战争期间在陕甘地区读中学、大学,1940年开始发表作品,主要写诗,近十年写作散文。已出版诗集十余本,散文集七本,诗话集两本。从事文学编辑半个多世纪。现为中国作协全国名誉委员,中国诗歌协会副会长。在跨越20世纪到21世纪的中国诗人中,牛汉是命运坎坷、经历丰富的一位少数民族诗人。1946年他曾因参加学生运动被捕入狱,出狱后又从事党的地下工作。那时,他即成为当时很有影响的“七月”派诗群的一员,以自己富于民族和革命激情的反抗侵略、呼唤民主的诗歌,引起广大读者的共鸣。新中国成立后,他迅即投身抗美援朝前线,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为保家卫国而战。但1955年由于受胡风事件的牵连,遭到两年的拘捕囚禁,“文革”期间,又被关入“牛棚”,从事强制性劳动。•牛汉先生认为他的诗一直是和历史和时代血肉相连的,和他所受的痛苦不可分离。是的,他的诗最能充分发挥他的生命潜在力,最能表达他对人生对时代的感受。他的每一首诗都同他经历的一切坎坷、屈辱无法剥离。正如一位评论家所认为的,他是历史的伤疤,活着的伤疤。•——《做自己的主人》蔡诚。(一)整体感悟•1、速读课文,找出本文的叙事线索走进文本走进文本——“书”、即“我的第一本书”2、问:“我的第一本书”是一本怎样的书?请用“我的第一本书是一本……书”的句式来概括。作者对自己的“第一本书”怀着怎样的情感?请从文中找出直接表达对“第一本书”的情感的相关句子。•“这一本却让我一生难以忘怀……不过看了很难笑起来。”点拨点拨:“还应当回过头来说说我的第一本书,我真应当为它写一本比他还厚的书,它值得我用崇敬的心灵去赞美。”“我的第一本书实在应当写写,如果不写,我就枉读了这几十年的书,更枉写了这几十年的诗。人不能忘本。”这本书——瑰宝1、围绕“我的第一本书”,作者回忆了哪些事?•如:事件:•(1)父亲要“我”拿书当面考我;•(2)“我”找元贞要书;•(3)父亲替“我”抄书;•(4)“我”带狗背书。感悟感悟2、文章写了几个人,他们是怎样的人?•父亲:善良、知书识礼、对孩子负责,有同情心。•“我”:仗义、聪明、调皮。•乔元贞:聪明好学•冯百成:忠厚、没本事•二黄毛:勇敢、带点傻气3、这“第一本书”的背后,到底隐藏着作者怎样的情怀呢?•赞扬人性美这本书显现了“我”的仗义。追忆童趣美感悟生活苦这本书显现了父亲的善良、知书识礼、对孩子负责,有同情心。人与狗之间默契:“双簧戏”“陪背”乔元贞:告诉“我”知识改变命运乔元贞的父亲:告诉“我”什么是艰辛冯百成:告诉“我”什么是落后人生第一课感慨人情美深厚的父子情、患难与共的同学情“我的第一本书”仅仅指那半本课本吗?它有何深层含义?•请在理解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语言来阐释一下再再讨论讨论“我的第一本书”不仅仅指那半本《国语》课本,也指“我”人生的第一课。这人生的第一课,蕴含着生活的艰辛,人间的温情、同学的友谊和上学的乐趣。1、我的童年没有幽默,只有从荒寒的大自然感应到一点生命最初的快乐和梦幻。作者的童年生活是艰辛的、充满苦难:我把书撕成两半,给爱读书却没有书的乔元贞;“弄不成”身为一个教师,却弄不到《算术》和《常识》;乔元贞这样聪明好学,却在最需要学习的时候失学了,哪有幽默可言?但是,在作者的笔下,也有“生命最初的快乐和梦幻”,乐在取名,百成与不成的对比,趣味横生;乐在童趣,人与狗之间默契:“双簧戏”“陪背”。研读赏析研读赏析2、“我的第一本书实在应当写写,如果不写,我就枉读了这几十年的书,更枉写了这几十年的诗。人不能忘本。”“人不能忘本”之“本”有几层含义?•“人不能忘本”之“本”,巧妙地运用双关的修辞方法,“本”一方面指那第一本国语课本,它是作者求知的第一本书,更是人生的第一本书。书中镶嵌着父亲的深情、同学之间的友情、童年的乐趣。它见证了我的成长,引领“我”朝着新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