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澄城县寺前中学高二生物《生态工程的概念和原理》学案人教版课题班级授课(完成)时间教师(学生)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简述生态工程的概念,关注生态工程的建设2.简述生态工程的原理,举例说出各原理的内容。3.尝试运用生态工程原理,分析生态环境问题及解决对策。过程与方法讲解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到生态学原理是解决实际问题的理论依据重点难点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生态工程的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学生自学反馈教学过程新知导学备注一、生态工程的概念1、(1)涉及的学科知识:包括________和________。(2)运用到的技术手段或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最终目的:促进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的和谐发展。2、生态工程可以是_______和_______的一个群落、一个生态系统或一个更为宏观的地域性生态空间。为减缓和防止自然生态系统的退化,人们希望通过_______建设,寻求解决环境危机的各种对策,修复或重建受损的生态系统。二、生态工程的原理(苏教版)生态工程主要由(生物种群)、(生物群落)和(生态系统)构成。生态工程构建和运行的主要依据是生态学基本原理。这些基本原理主要包括物种共生原理﹑生态位原理﹑食物链原理﹑物种多样性原理等。【补充说明】生态工程设计依据的工程学原理1、整体性原理2、协调与平衡原理3、物质循环再生原理4、自生性原理【例2】稻—鸭—萍共作是一种新兴的生态农业模式,其中,水生植物红萍(满江红)适生于荫蔽环境,可作为鸭子的饲料,鸭子能吃有害昆虫并供肥,促进水稻生长,对以此模式形成的生态系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该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是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注明知识要求:A“识记类”B“理解类”C“应用类”D“能力提升类”1B.鸭子既是初级消费者,又是次级消费者C.生物群落由水稻、红萍、鸭子和有害昆虫组成D.水稻和红萍分层分布,能提高光能利用率生态工程的原理(人教版)(1)、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理论基础:物质循环意义:可避免环境污染及其对系统稳定性和发展的影响实例:无废弃物农业(2)、物种多样性原理理论基础: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意义:生物多样性程度可提高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提高系统的生产力实例:“三北”防护林建设中的问题(3)、协调与平衡原理理论基础:生物与环境的协调与平衡意义:生物数量不超过环境承载力,可避免系统的失衡和破坏实例:太湖富营养化问题;过度放牧(4)、整体性原理理论基础: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系统意义:统一协调各种关系,保障系统的平衡与稳定实例:林业建设中自然系统与社会﹑经济系统的关系问题(5)、系统学与工程学原理a.理论基础:系统的结构决定功能原理:分布式优于集中式和环式意义:改善和优化系统的结构以改善功能实例:桑基鱼塘b.理论基础:系统整体性原理:整体大于部分意义:保持系统很高的生产力实例:三珊瑚礁﹑藻类和珊瑚虫的关系三、生态系统技术设计的常用方法一是食物链(网)的“相接”。即连接平行的原本不相连接的种类,形成互利共生网络,提高效率,促进物质的良性循环。二是食物链(网)的“加环”。即在食物链(网)的中增加一些环节,以充分利用原先尚未利用的那部分物质和能量,促使物流和能流的路径畅通,发挥生产潜力,提高生态和经济效益。当堂检测备注1.单一的人工林比天然混合林的稳定性低,容易遭受害虫危害,这体现了生态工程的什么原理()A.物质循环再生原理B.协调与平衡原理2C.物种多样性原理D.系统整理性原理2.在进行林业工程建设时,一方面要号召农民种树,另一方面要考虑贫困地区农民的生活问题,如粮食、烧柴以及收入等问题。以上做法依据的生态工程原理是()A.系统整体性原理B.整体性原理C.系统结构决定功能原理D.以上都不是3.在我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中,“保护天然林”和“退耕还林”是两项重要内容,采取这两项措施的首要目标是()A.开展生态旅游B.发展畜牧业C.增加木材产量D.改善生态环境4.下列哪项叙述完全符合生态经济()①建立“原料一产品一原料一产品”的无废料生产体系②在资源不增加甚至减少的条件下实现经济增长③在经济产出不变甚至增加的条件下,向环境排放的废弃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