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县教育科研课题开题报告立项编号2014-LX-205课题名称初中化学课堂创新教学的研究学科分类化学主持人吕亚锋所在单位龙泉乡中学填表日期2014.8叶县教育局制一、开题活动简况:开题时间、地点、主持人、评议专家(课题组外专家,专家应不少于2人)、参与人员等。开题时间:2014.8.28地点:龙泉乡中学会议室主持人:全要广(教导主任)评议专家:王志田王文卿参与人员:吕亚锋李满营慕红霞马红珂兰书丽窦文慧二、开题报告要点:题目、内容、方法、组织、分工、进度、预期成果等,要求具体明确、可操作,限5000字以内,(可加页)。题目:初中化学课堂创新教学的研究内容:21世纪是一个知识化和信息化的社会。《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推进素质教育,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根本举措,特别是在知识经济时代,创造力是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灵魂。显然,以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人才为目标的创新教育才是素质教育的归宿。知识经济的发展主要依靠新的发现、发明、研究和创新,其核心在于创新,创新人才培养的基础是教育。目前,我国在创新人才培养体制中,还缺乏适合创新人才培养的土壤,还没有形成系统有效的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我国的教育存在很多与知识经济的创新要求不相适应的因素,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成为当今时代的要求。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从事基础教育的学校特别是广大农村中小学,教学条件、师资条件差,教学任务重,大都还处在应试教育阶段。课堂教学以教师、教材为中心,教学组织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方法陈旧,教学目标停留在学科知识和应试能力的层面,忽略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如何利用学科课堂创造性地教学我国国家规定的学科教学内容,在学科教学的各个环节全面培养全体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应该是我国创新教育改革急需解决的重大课题。创新教学是化学教学的最基本特征,是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更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验能力的重要保证。是对学生进行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能力、科学思想和科学品质教育的最生动、最活跃的教学形式。学生的实验能力只有在亲自动手操作中才能得到充分锻炼和体现。初中化学新课程倡导“通过以化学实验为主的多种探究活动,使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强化科学探究意识,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结合教学的实际情况,对新教材中所涉及的实验进行适当的改进、优化、增设和创新设计,这不仅是化学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也是提高化学教学有效性的需要,更是初中化学课程改革的现实需要。为了能够让学生真正地动起来,结合我校课堂实验教学的实际情况,我们认为,开展创新教学具有以下几点现实意义和价值:第一、改变学生长期以来一直被动地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即即偏重于机械记忆、浅层理解和简单应用的学习方式,在帮助学生开展有效的接受性学习的同时,将学生置于一种主动探究并注重解决实际问题的学习状态。第二、改变学生只是单纯从书本学习知识的传统,让学生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来了解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丰富他们的学习经历,提高他们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他们探究化学世界的兴趣。第三、改变学校教学始终围着考试转的局面,真正把教学的重心放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上,让学生养成爱观察、爱实验的习惯,在不断的探究中发现问题,自己动手解决问题,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第四、通过实验探究活动,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观察现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更有助于学生理解和巩固化学知识,并且能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独立操作和自学能力,使学生获得比较熟练的实验技能,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还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实验手段研究化学问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