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插上腾飞的翅膀——浅谈小学语文教学识字【内容提要】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而识字教学是基础中的基础。在识字教学中,教师如能以满腔的热情为学生铺路搭桥,帮助学生寻找出隐含在汉字中的童趣,使学生积极地快乐地参与识字教学,处处从学生主体的实际出发,鼓励学生多多实践,学生就能获得成功的喜悦,从而使枯燥的识字教学成为培养学生发现兴趣和热情探索的热土,为孩子的人生奠基,给孩子一对腾飞的翅膀。【关键词】兴趣方法多样乐无限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而识字教学是基础中的基础。根据《课程标准》教科书,对识字明确提出“会认”和“会写”两种要求,体现认写分开,多认少写的原则。其中低年级要求认识1600~1800个,会写800~1000个。占六年识字总量的百分之五十还多,仅一册教材就要求至少认识350个生字。这样安排,体现了尽早、尽快、尽可能多地认字,以便及早获得阅读的能力,这无疑对学生的学习,视野的开阔,智力的开发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然而新教材识字量之大,回生率之高,让老师觉得任务繁重,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已是新课程的实施者们不可逃避的现实。那么如何发挥教材优势,让学生轻松快乐地识字呢?十几年的工作经验,让我得出这样的结论:激发孩子识字兴趣,教给孩子识字方法,培养孩子识字能力。现将我的识字教学工作谈谈自己的做法和体会。一、识字教学趣为先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任何兴趣和仅靠强迫维持的学习会扼杀学习的热情,这种学习是不会维持长久的”。因此,在识字教学时,我常常给学生创设教学情景,营造轻松快乐的识字氛围,利用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激发他们的识字兴趣。1、创设生活情景,营造识字氛围。教材识字部分的编排体现了在生活场景中识字的特点。在课堂上,我力求能够创设一个个生活场景或氛围,去调动学生生活积累,激活学生的思维,为学生营造一个愉悦的识字氛围。如反映家庭生活的《我在家里识汉字》一课,我把家庭用具以图片的形式带进课堂,让学生看一看,认一认,读一读,然后再给这些家庭用具贴标签、做广告,调动多种感官参与识字认字,学生始终处于兴奋状态中,整个识字活动是在自然愉快的气氛中进行的,情趣盎然,识字不再是老师和孩子们的精神负担,而是一种内需,一种享受。这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只有当识字对儿童来说变成一种鲜明的、激动人心的生活情景,里面充满了活生生的形象、声音、旋律的时候,读写教学的过程才能变得比较轻松。”实验教材中有很多识字课文注重和生活的联系,如《我在街上识汉字》、《读读对联识汉字》等等,我充分利用教材的编排特点,加强教学与生活的联系,努力创设生活情景,引领儿童在识字的殿堂里遨游。2、开展多种活动,培养识字兴趣。兴趣是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探求知识的内在动力。有了兴趣,学习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在教学过程中,我把单调、枯燥的汉字融入到学生喜闻乐见的各种活动中,收到了很好的效果。(1)、猜谜语识字。猜谜是一种学生较喜欢的活动,不仅能活跃气氛,还能锻炼学生的思维。如:“大口套小口,一起往家走。”(回);“像手不是手,胳膊往外拐。”(毛);“小牛上了独木桥”(生)。如此一猜,学生易学易记,兴趣十足。(2)、游戏识字。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指出:“游戏是由愉快原则促动的,它是满足的源泉。”游戏是儿童的天堂,可以满足他们好动好玩的心理,使注意力能持久、稳定,活跃课堂气氛。低年级学生最喜欢做游戏了,识字教学中,我们常常运用丰富多采的游戏,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与愿望。教学中,我和学生共同创设了“识字碰碰车”、“汉字乐园”、“汉字天地”等情景,每一个生字就成了会说会唱的“字宝宝”。另外把认读生字的过程取上有趣的名字“和字宝宝交朋友”、“生字排排坐”、“和字宝宝玩捉迷藏”等,虽然换汤不换药,但效果是出奇的好。在巩固汉字时,设计具有竞争性的游戏。如“摘苹果”、“小猫钓鱼”、“蜜蜂采蜜”、“小鸟回家”等,调动学生识字的兴趣,使学生在游戏中快乐地巩固识字。(3)、自编儿歌识字。儿歌有着朗朗上口、生动有趣的特点,因此备受学生的青睐。如教学“保护庄稼好卫兵”时,为了学习“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