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第一共和国基础达标1.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与改良派根本目标的共同点是()。A.推翻封建专制统治B.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道路C.由资产阶级掌握政权D.反对帝国主义侵略解析两派都是中国资产阶级的代表,发展资本主义是其根本目标。答案B2.革命派与改良派论战的实质是()。A.资产阶级就中国实行何种政体的论战B.资产阶级革命派与封建顽固势力的论战C.洋务派与顽固派论战的延续D.资产阶级不同政治团体的学术交流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对革命派与改良派论战实质的分析理解能力。革命派主张在中国进行革命,建立民主共和制,而改良派反对革命,主张建立君主立宪制。因此实质上是为建立何种政体而进行的论战。答案A3.关于《钦定宪法大纲》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其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B.在立宪运动强烈要求实行立宪的情况下颁布的C.使君主的权力受到一定限制D.人民的合法权利和政治地位得到根本保障解析本题考查对宪法大纲的理解能力。大纲规定人民的权利来自君主,只是得到极其有限的认可。答案D4.在中国近代史上,共和政体确立的标志是()。A.湖北军政府的成立B.南京临时政府成立C.清帝退位D.袁世凯当选为临时大总统解析本题考查对南京临时政府成立意义的理解。A项是地方革命政府的成立,C项标志着封建帝制结束,D项标志着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只有资产阶级革命政府——南京临时政府成立才是共和政体确立的标志。答案B5.《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其实际意义是()。A.否定了封建君主专制政体B.实现了国民一律平等C.确立了民主共和的原则D.结束了封建统治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临时约法》内容的理解能力。此项内容体现了“主权在民”的思想,是对君主个人专制独裁的君主专制政体的否定。答案A6.1913年2月,一位国民党领导人在国民党湖北支部举行的欢迎会上说:“我们此时要致力于选举运动……要在国会里头,获得过半数以上的议席,进而在朝,就可以组成一党的责任内阁。”这位领导人是()。A.孙中山B.蔡锷C.宋教仁D.黄兴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辛亥革命后维护民主与共和的斗争,同时考查阅读理解与分析判断能力。抓住关键词1913年、国民党、国会、责任内阁,1912年8月同盟会联合几个党派改组为国民党,实际上由代理理事长宋教仁主持,积极宣传国会选举,希望重组内阁以限制袁世凯。答案C7.下列关于袁世凯专制独裁的表现,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①暗杀宋教仁②迫使第一届内阁辞职③公然宣布复辟帝制④解散国民党和国会A.①②③④B.②①④③C.②③①④D.②④①③解析袁世凯1912年6月解散第一任内阁,1912年底刺杀宋教仁,随后解散国民党和国会,1915年复辟帝制。故选B。答案B8.1913年,某身着日式服装的革命党人途遇一老农,老农询问其国籍,某称“予中华民国人也”。老农“忽作惊状,似绝不解中华民国为何物者”,但被告知亦为中华民国人时,老农茫然惶然,连声说:“我非革命党,我非中华民国人。”这表明()。A.国内民众反日情绪强烈B.革命党人处于不合法状态C.辛亥革命对农村影响有限D.农民阶级不支持辛亥革命解析本题通过创设情境考查辛亥革命失败的因素。材料中老农“忽作惊状,似绝不解中华民国为何物者”,“我非革命党,我非中华民国人”可看出辛亥革命脱离群众基础,对农村地区影响微弱。A、B两项不符合当时的史实,表述错误。D项未深入到问题的本质。答案C9.辛亥革命10周年之际,梁启超撰文写道,“辛亥革命有甚么意义呢?简单说……第一,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第二,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这反映出他认为辛亥革命()。A.增强了国民的民族民主意识B.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C.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D.扩大了人民的民主自由权利解析从材料中中国乃是中国人之中国的含义,可知,辛亥革命使国民的民族民主意识增强了。答案A能力提升10.20世纪初,中国先后出现两部宪法,对中国政治近代化产生了不同的影响。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清政府于1908年8月27日颁布的《钦定宪法大纲》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宪法性文件,该《宪法大纲》只有“君上大权”一章,后附臣民权利义务。拟定者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