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五中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月考(10月)高二地理(文)一、选择题(本题有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1个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答案写在后面的答题纸上)1.从地理的角度来看,很多人反对江苏淮安市在淮河上建设中国南北地理分界标志的原因是()A.该标志人为制造南北隔阂,团团圆圆的中国不应分南方和北方B.南北地理分界不是几何学上的线段,而是有一定宽度的过渡区域C.淮安市不再是人们公认的我国南北方自然分界线所在区域D.建设南北地理分界标志并不能促进淮安市的旅游业的发展图1示意我国东部主要石化基地和企业的分布。完成2—3题。2.图中兼有资源和市场区位优势的石化基地是()A.①B.②C.③D.④3.④地接受境外石化产业转移将首先促进区域内的()A.石油开采B.核电站建设C.海岛旅游开发D.港口建设图2反映了我国东部某地区土地利用状况的变化过程。读图,回答4~5题:用心爱心专心1图24.有关图中从Ⅰ到Ⅲ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有()①图中河流的丰水期流量增大,枯水期流量减小②图中城市人口增加,乡村人口减少③图示区域出现了城市化现象④图中河流夏季流量减小,冬季流量增大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5.从Ⅲ到Ⅳ时期,影响图中农业生产变化的最主要因素是()A.政策B.交通运输C.劳动力D.市场图3为我国某城市2008年和2009年三大产业比重图,图中①代表2008年,②代表2009年。读图,回答6~7题:6.该城市最有可能位于()A.西部经济地带B.中部经济地带C.东部经济地带D.城市郊区农业经济地带7.2009年与2008年相比产业结构发生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A.第一产业比重增加B.第二产业比重增加C.第三产业比重减少D.该城市劳动密集型工业可能向中西部转移图3读图4“某乡农业产业结构图”,回答8~9题:用心爱心专心2图48.关于该乡农业产业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是()①有利于资源的充分合理利用②有利于形成良性发展的农业生态系统③有利于减少农产品深加工带来的环境污染④有利于推动农业区域专业化生产⑤有利于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A.①②⑤B.②③⑤C.②③④D.①②④9.该地发展沼气工程的最不利因素是()A.热量不足B.原料不足C.资金不足D.技术落后我国南水北调方案中涉及的某水源地总面积约94700km²,表1为该区域部分土地覆被类型面积构成,图5示意该区域部分土地覆被类型的地形构成据此完成10-12题。表1部分土地覆被类型面积构成类型箭竹及灌丛阔叶林旱地水田石砾地、裸地高山灌丛草甸比重(%)28.9025.3010.403.105.700.01图510.在该水源地内()A.阴坡坡度大于阳坡坡度B.平均海拔水田低于旱地C.石砾地、裸地多分布在山坡上D.河谷中阔叶林面积最小用心爱心专心311.保护该水源地山地阳坡生态环境应采取的主要对策是()A.保护高山灌丛B.防止水土流失C.维持林地的采育平衡D.扩大梯田面积12.该水源地位于()A.长江三峡谷地B.青藏高原C.汉江谷地D.江南丘陵李明同学在《我的家乡》作文中这样写道:“四月的早晨,一望无尽的田野,绿油油的稻苗在清风中起舞,桑林丛中不时传来姑娘们的笑语歌声。船儿在密如蛛网的河流中穿梭摇过,鱼儿在池塘中跳跃。基埂上蔗苗茁壮,果树花香;一派春意盎然之景。”据此完成第13~14题。13.李明的家乡所处的区域是()A.黄淮海平原B.东北平原C.珠江三角洲D.渭河平原14.当该区域经济开始腾飞时,美国的产业结构中,降幅最大的产业可能是()A.信息产业B.轻纺产业C.旅游业D.精密仪表工业图6示意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图中黑色部分)生产与生态定位。读图,回答15—16题.图2图615.北方农牧交错带农业发展方向是()A.增大坡耕地面积,提高粮食产量B.大量开垦荒地,提高人均耕地面积C.大规模机械化,建成商品粮基地D.退耕还林(草),发展舍饲养殖16.北方农牧交错带的生态与生产功能是()①东部农耕区的生态屏障和畜产品供应基地②东部农耕区的生态屏障和重要粮食供应基地③西部牧区的水源涵养带和饲草料供应基地④西部牧区的水源涵养带和重要粮食供应基地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推进城市化与工业化协调发展,拉动新一轮经济增长,促进广东率先实现现代化,是当前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一项重大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