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讲古希腊政治制度和古罗马的政制与法律(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活页形式分册装订!)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2010·湖南师大附中月考)“在古希腊,山岭纵横,河流交错,几乎没有一个大面积的整块。这种自然环境形成以‘个体导向’为倾向的文化渊源,在某种程度上有利于民主制度的发展。”对此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A.强调了自然地理环境对文明的影响B.希腊的地理环境只能导致个人主义C.希腊的地理环境只能导致民主制度D.政治文明完全由自然地理环境左右解析:从材料信息可以看出,此段材料旨在强调自然地理环境对古希腊文明产生的重大影响,其他说法不符合材料信息。答案:A2.下面两幅图片反映的分别是雅典的陶片放逐法和民主法庭上限制发言时间的水时计。它们的共同作用是()A.打击民主敌人B.维护民主程序C.保障公民权力D.维护民主制度解析:A、B两项分别表述了两个图片各自的作用,不是共同作用。C项的表述是D项的内容之一。答案:D3.(2010·东营测试)亚里士多德说:“不能认为每一位公民属于他自己,而要认为所有公民都属于城邦。”亚里士多德称赞的是古希腊公民()A.积极参政的政治素养B.深受海洋文明影响的素养C.强烈的集体荣誉感D.强烈的民主意识解析:古希腊各城邦公民往往将自己城邦的利益看得至高无上。根据亚里士多德的话我们可以判断,亚里士多德称赞的是希腊公民强烈的集体荣誉感。答案:C4.为纪念“伟大的立法者”梭伦,美国在其立法机构——众议院的墙壁上镶嵌了一幅梭伦的画像(如右图)。梭伦说:“我拿着一只大盾,保护两方,不让任何一方不公正地占据优势。”这里的“两方”是指()A.地主、农民B.贵族、平民C.平民、奴隶D.奴隶主、奴隶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史料的理解和分析能力。梭伦是在贵族和平民矛盾激化的情况下,以“仲裁者”的身份进行改革的,所以“两方”是指贵族和平民。答案:B5.(2010·烟台市统考)古希腊是西方文明的源头,它对西方社会发展中的最主要的贡献是()A.民主的制度B.自由的传统C.法律的建设D.国家的统一解析:本题考查古希腊对西方文明的贡献。古希腊的民主制度是西方政治文明的源头,故选A项。答案:A6.在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进程中,梭伦改革、克里斯提尼改革和伯里克利改革被视为三大里程碑式的事件,这三次改革的共同方向是()A.逐步提升妇女的政治地位B.从治“公民”到治“万民”C.不断健全民主政治D.城邦政权向所有的人开放解析:梭伦改革为雅典民主制度建立奠定了基础,克里斯提尼改革标志着雅典民主制度的正式建立,伯里克利时期的改革使雅典民主制度达到了顶峰,答案为C。答案:C7.古罗马法学家西塞罗曾经说:“环顾我们国家中的其他部分,你会发现一切都依照规则和法律的规定而运转。”这句话反映出当时罗马社会()A.人人精通法律B.法律适用于所有人C.法律至上的原则D.统治阶级没有特权用心爱心专心1解析:从材料来看,在古罗马社会当中,法律普及性较高;人们都按法律和规则进行生活,体现出法律至上的原则;虽然如此,也并不能反映出人人精通法律和法律适用于所有人。任何法律都具有阶级性,都保护统治阶级的利益和特权。答案:C8.(2010·湖南娄底联考)马克思说:“罗马帝国到处都由罗马法官根据罗马法进行判决,从而使地方上的社会秩序都被宣布无效……”对这段话的准确理解是()A.法官是罗马帝国的最高统治者B.法官滥用权力,造成社会秩序混乱C.罗马法官建立了罗马帝国D.罗马法稳固了帝国的政治和经济基础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能力。罗马法为统治者的统治提供了法律依据,稳定了社会秩序,故选D项。答案:D9.(2010·江苏苏北四市高三调研)罗马管辖其辽阔疆域所采取的主要手段是()A.实行民主政治制度B.加强君主专制集权C.普及推广罗马法律D.提高罗马军团的镇压力量解析:罗马在由共和国发展为帝国的过程中,法律也随之发生变化。万民法的形成,对人的行为作出详细的法律规范,为调解复杂的社会矛盾提供了法律手段,有效地维护了罗马帝国的统治。答案:C10.公元前4世纪时,罗马的某法官接了一个案件,“一个仁慈的贵族罗莫洛,也是罗马一支军队的首领。生前立遗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