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返回目录明考纲要求知课程标准《共产党宣言》简述《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认识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重大意义。巴黎公社了解巴黎公社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其在建立无产阶级政权上的经验教训。十月革命概述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史实,认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的历史意义。1.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条件、内容、意义各是什么?(1)条件:①社会条件: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病日益显露,表现在社会矛盾日益激化,资本主义爆发。②阶级条件:19世纪三四十年代,法国、英国和德国爆发了大规模工人运动,表明工人阶级的觉醒。③思想条件: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德意志的、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法的空想社会主义。④主观条件:马克思、恩格斯总结工人运动经验,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2)内容:①阐明资本主义必将被共产主义所取代这一社会历史发展的。②指出在阶级社会中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作用。③揭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是用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④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同资产阶级进行斗争。(3)意义:①《共产党宣言》的问世,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②推动了国际运动的蓬勃开展。社会主义经济危机古典哲学客观规律阶级斗争暴力2.巴黎公社的背景、措施、意义各是什么?(1)背景:①1870年法国在普法战争中战败,法兰西第二帝国垮台。②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对外屈膝投降,对内准备以武力解散国民自卫军。(2)措施:①政权建设a.公社委员会是最高权力机构,拥有立法权、行政权。b.废除旧军队、旧警察,代之以国民自卫军。c.取消资产阶级的法庭,建立自己的司法机构。d.公职人员由民主选举产生,人民有权监督和罢免。②经济措施a.没收逃亡资本家的工厂,交给工人合作社管理。b.实行八小时工作日。(3)意义:①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②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学说,为国际社会主义运动提供了经验教训。3.俄国十月革命的背景、结果、意义各是什么?(1)背景:①经济:俄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落后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②政治: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各种社会矛盾十分尖锐。③国际:第一次世界大战进一步激化了各种社会矛盾,成为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2)结果:①《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正式宣布临时政府被推翻,政权转归苏维埃。②《和平法令》建议交战国实现不割地不赔款的和平。③《土地法令》没收地主土地,实现土地国有化。④选举产生第一届工兵苏维埃政府,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诞生。(3)意义:①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为俄国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②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鼓舞了国际无产阶级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③将社会主义由理论变为现实,开创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局面。(1)从背景上看,巴黎公社在很大程度上是19世纪初期以来工人运动发展史上的高峰和总结。它继承了18世纪法国大革命的许多优良传统和经验,吸收了历史上工人斗争的经验和成果,把以往的革命主张和要求发展为夺取政权、改造旧国家机器和建立无产阶级自己的国家机器。但是巴黎公社“不过是在特殊条件下的一个城市的起义,而且公社中的大多数人根本不是社会主义者,也不可能是社会主义者”(马克思语)。因而它既不可能取得胜利,也不可能真正影响当时资本主义制度发展的整个历史进程。(2)从措施上看,巴黎公社的伟大创举的根本含义就是打碎旧的资产阶级国家机器,建立新的无产阶级的国家机器。此外,巴黎公社的创举还表现在对社会经济、文化、教育和发扬国际主义精神等方面采取了一些革命的改造措施。(3)从作用上看,巴黎公社“不是为了把国家政权从统治阶级这一集团转给另一集团而进行的革命,它是为了粉碎这个阶级统治的凶恶机器本身而进行的革命”,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尝试,它实行的民主措施是巴黎无产阶级的大胆首创,无先例可循,因而它就不可避免地有这样那样的缺点或错误。但是,它毕竟显示出巴黎无产阶级的革命首创精神,是一个伟大的创举。[2012·大纲全国]一份历史文献“告人民书”指出,帝国、君主政体和议会制至今所强加给人民的,“是专制的、不合理的、专横的令人难以忍受的集权”。这份历史文献出现于()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