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冯梦龙冯梦龙与“三言”•冯梦龙(1574—1646),字犹龙,又字耳犹,别号墨憨子,龙子犹,长洲人(今江苏吴县)。他少有才气,曾游戏烟花里巷,是个放荡不羁的人物。他和兄冯梦桂,弟冯梦熊被称为吴下三冯。但科举不得志,57岁才补了一名贡生。冯梦龙具有一定的进步思想,他酷爱李氏之学,同时又是爱国志士,在崇祯年间任寿宁县知县时,曾上疏陈述国家衰败原因;清兵人关时,进行抗清宣传,最后忧愤而死。•《警世通言》、《喻世明言》与《醒世恒言》合称“三言”。“三言”是宋、元、明“话本”和“拟话本”的总集。“话本”原指“说话人”所用的底本。后来有一些底本经过“说话人”不断地丰富,经过文人加工,逐渐成为供人阅读的短篇小说。这种短篇小说也就被称为“话本”。文人(主要是明代文人)模拟“话本”体制写成的作品就称为“拟话本”。冯梦龙搜集了宋、元、明三代五百多年中的“话本”和“拟话本”加以整理、修改和重写,并加入他自己的创作,共120个短篇,编成“三言”。话本又可称为平话小说,它对我国小说的发展有极大的影响。“三言”是平话小说的总汇,也是研究短篇平话小说的重要材料。“三言二拍”“三言”是指冯梦龙的《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喻世明言》,是宋元明“话本”和“拟话本”的总集,称为拟话本小说作者编辑“三言”的目的:警诫、唤醒、劝谕世人,有明确的社会功能主要内容:描写妇女追求幸福爱情揭露统治集团内部的斗争赞颂友谊,谴责背信弃义的行为“三言”与明凌濛初的《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合称“三言二拍”。导读纲要•快速阅读课文,思考几个问题:1、理清故事情节发展的几个阶段。2、本文的主要人物是谁?重要人物还有哪几个?3、注意在文中画出能够表现主要人物性格的语句。•求功名,进京师,李甲入学.•逛青楼,遇十娘,公子倾心.两情相悦(开端)•钱财耗尽,公子现窘相.•油水榨干,鸨母露狰狞.•孙富歹意破姻缘•李甲薄情卖佳人•痴情女怒沉百宝箱•薄情郎愧失心上人双双离京(发展)千金易聘(再发展)•杜十娘舍命赴黄泉•李公子悔恨误终生怒沉宝箱(高潮)李甲染疾(结局)梳理故事主要情节杜十娘与李甲情投意合,杜助李为己赎身;南归途中孙富觊觎十娘美色,说动李甲以千金易聘;杜十娘闻讯后,怒沉珍宝,痛斥孙、李,抱持宝匣,赴水而死。课文解读1.“百宝箱”为何物?请同学找出与“百宝箱”有关的语段。提示:共四处。①在赎身过程中,杜十娘拿出了“私蓄”一百五十两银子;在出发前交给李甲二十两作为“行资”。②杜十娘和李甲准备上路时,谢月朗命从人挈一描金文具至前,封锁甚固,正不知什么东西在里面,十娘也不开看,也不推辞,但殷勤作谢而已。③甲为“行资匮乏正当愁闷”时,杜十娘开箱拿出了五十两白银。④怒沉百宝箱。这一次百宝箱才让李甲、孙富和旁观者一览无余,使李甲又羞又愧,且悔且泣。课文解读2.杜十娘为什么要积攒“百宝箱”?并说出此物在文中有何意义?提示:杜十娘“久有从良之志”,早已厌倦没有尊严、没有人格的妓女生活,要脱籍从良,就需要金钱。同时,“百宝箱”是杜十娘的价值和希望之所在,拥有金钱便拥有一定程度的人生选择权,她希望以“百宝箱”换回她的美好生活,由此可知她比一般的妓女想得深,想得远,说明她很有心计。“百宝箱”的意义•“百宝箱”不是一个简单的道具,它是这篇小说构思的精华所在。“百宝箱”的存在,凸现了人物形象,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百宝箱”使小说弥满了金钱气,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俗状貌;“百宝箱”丰富了小说的悲剧意蕴,作者在这篇小说中所表现出来的人生的经验与哲学都是通过“百宝箱”这个意象来实现的。•从叙事角度看,“百宝箱”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形成叙事节奏,杜十娘与李甲的爱情因为金钱而步步受阻,同时因为“百宝箱”又一步步使阻碍化解,直至走向最后的悲剧;“百宝箱”又调节了叙事视角,“百宝箱”是个“秘密”,情节发展过程中,作者只是掀开一角让读者窥探,最后才把“秘密”公开,“秘密”公开之时,所有的疑问便在读者头脑中涌现出来。人物形象探究1.归纳概括杜十娘人物形象特征。提示:①美丽,热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