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西城区普通校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年级政治期中试卷考生须知1.考生要认真填写密封线内的班级、姓名、学号。2.本试卷包括三道大题,共3页。考试时间90分钟。3.答题前要认真审题,看清题目要求,按要求认真作答。4.答题时字迹要工整,卷面要整洁。5.答题必须用蓝、黑色字迹的签字笔、钢笔或圆珠笔。一、选择题(共60分)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要求的。请将所选答案前的字母,按规定要求填涂在答题卡第1-30题的相应位置上。(每小题2分)《列子》记载:“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因为害怕天地崩坠而不吃不睡固然可笑,但是每一个正常的人从童年时代起,往往会自觉或不自觉地进行着类似的追问和思考。追问和思考这样的问题,实际上已经不自觉地与哲学发生了联系。回答第1、2题。1.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都需要智慧,学习哲学可以使人们拥有智慧。哲学的智慧产生于A.人类的头脑B.人类的意识C.人类的生理状况D.人类的实践活动2.下列关于哲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①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②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③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④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在人类追索智慧的过程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哲学派别。它们在相互辩难中发展,在湍急的思想河流中曲折前进。回答第3-6题。3.有人说哲学应该研究宇宙中的大问题,有人说哲学应该研究人生问题,也有人说哲学应该研究人类的认识问题。哲学研究的问题有许多,但___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A.世界观和方法论B.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C.思维和存在D.辩证法和形而上学4.我们的思想能不能认识现实世界?我们能不能在我们关于现实世界的表象和概念中正确地反映现实?用哲学的语言来说,这个问题叫做A.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B.思维和存在何为本原的问题C.物质存在是否依赖意识的问题D.物质和意识是否均是本原的问题5.或许是某个夏夜,我们抬头仰望,思索广阔无垠的星空。这时候,心中油然会生出一种神秘感,一系列问叩磕头脑:“我是谁?”、“世界从何而来?”“世界是否因为我而存在?”“我们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是什么?”这些思索表明①万物因人的思考而显现其意义和价值②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们的主观情绪③哲学源于人们对于实践的追问和思考④哲学就是人们的惊讶、惊异和思考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6.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提出:“水是万物的始基。”中国春秋时期《管子》一书中也指出:“水者,何也?万物之本源也。”他们的观点属于A.唯心主义观点B.朴素唯物主义观点C.科学的物质观D.辩证唯物主义观点马克思主义哲学诞生,实现了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标志着哲学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时代。回答7-8题。7.之所以做出上述判断,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①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②第一次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③第一次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④全面继承了德国古典哲学,将哲学发展推向更高阶段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用心爱心专心18.恩格斯指出:“正像在18世纪的法国一样,在19世纪的德国,哲学革命也作了政治崩溃的前导。”这说明A.哲学推动时代步伐,决定历史进程B.任何哲学都对社会变革起积极作用C.反映时代历史任务和客观要求的哲学对社会变革起巨大作用D.德国古典哲学的产生,开启了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事业9.放眼周围世界,我们看到的是高山、河流、原野等物质具体形态。如果用辩证唯物主义眼光认识物质的唯一特性,其正确回答是A.可知性B.矛盾同一性C.客观实在性D.永恒性10.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是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这些要素的客观性,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A.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B.地理环境人口因素生产方式C.人口因素生产方式文化生活D.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11.有这样一个故事:诡辩家欧布里德向朋友借钱后,一直拖着不还,朋友只好前去讨债,没想到欧布里德却说:“一切皆流,一切皆变,借钱的我是过去的我,过去的我不是现在的我,您要讨债就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