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一:集合、常用逻辑用语、不等式、函数与导数第三讲函数与方程及函数的实际应用【最新考纲透析】1.函数与方程(1)结合二次函数的图象,了解函数的零点与方程根的联系,判断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存在性及根的个数。(2)根据具体函数的图象,能够用二分法求相应方程的近似解。2.函数模型及其应用(1)了解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以及幂函数的增长特征,知道直线上升、指数增长、对数增长等不同函数类型增长的含义。(2)了解函数模型(如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分段函数等在社会生活中普遍使用的函数模型)的广泛应用。【核心要点突破】要点考向一:函数零点问题考情聚焦:1.函数的零点是新课标的新增内容,其实质是相应方程的根,而方程是高考重点考查内容,因而函数的零点亦成为新课标高考命题的热点.2.常与函数的图象、性质等知识交汇命题,多以选择、填空题的形式考查。考向链接:1.函数零点(方程的根)的确定问题,常见的类型有(1)零点或零点存在区间的确定;(2)零点个数的确定;(3)两函数图象交战的横坐标或有几个交点的确定;解决这类问题的常用方法有:解方程法、利用零点存在的判定或数形结合法,尤其是那些方程两端对应的函数类型不同的方程多以数形结合法求解。2.函数零点(方程的根)的应用问题,即已知函数零点的存在情况求参数的值或取值范围问题,解决该类问题关键是利用函数方程思想或数形结合思想,构建关于参数的方程或不等式求解。例1:(2010·福建高考文科·T7)函数223,0()2ln,0xxxfxxx的零点个数为()A.2B.3C.4D.5【命题立意】本题从分段函数的角度出发,考查了学生对基本初等函数的掌握程度。【思路点拨】作出分段函数的图像,利用数形结合解题。用心爱心专心1【规范解答】选C,0,ln0,4)1()(22xexxxxf,绘制出图像大致如右图,所以零点个数为2。【方法技巧】本题也可以采用分类讨论的方法进行求解。令fx0,则(1)当x0时,2x2x30,x3或x1(舍去);(2)当x0时,2lnx0,2xe综上述:函数fx有两个零点。要点考向二:用二分法求函数零点近似值考情聚焦:1.该考向虽然在近几年新课标高考中从未涉及,但由于二分法是求方程根的近似值的重要方法,其又是新课标新增内容,预计在今后的新课标高考中可能会成为新的亮点.2.该类问题常与函数的图象、性质交汇命题,考查学生的探究和计算能力。考向链接:用二分法求函数零点近似值的步骤(1)确定区间[a,b],验证f(a)·f(b)<0,给定精确度;(2)求区间(a,b)的中点1x;(3)计算f(1x);①当f(1x)=0,则1x就是函数的零点;②若f(a)·f(1x)<0,则令b=1x(此时零点01(,)xax),③若f(1x)·f(b)<0,则令a=1x(此时零点01(,)xxb)。(4)判断是否达到其精确度,则得零点近似值,否则重复以上步骤。例2:已知函数2()23.xfxexx(1)求证函数()fx在区间[0,1]上存在惟一的极值点。用心爱心专心2xye2-4-3(2)用二分尖求函数取得极值时相应x的近似值。(误差不超过0.2;参数数据0.32.7,1.6,1.3eee)【思路解析】求导数→(0)(1)0ff→()fx在[0,1]上单调→得出结论→取初始区间→用二分法逐次计算→得到符合误差的近似值.【解答】0(1)'()43,'(0)320,'(1)10,'(0)'(1)0,()'()43,'()40,'()[0,1]'()[0,1]()[0,1]xxxfxexfefeffhxfxexhxefxfxfx则:令则在上单调递增,在上存在惟一零点,在上存在惟一的极值点.(2)取区间[0,1]作为起始区间,用二分法逐次计算如下:区间中点坐标中点对应导数值取值区间[,]nnab[]nnab[0,1]10010.52x0'()0.60fx[0,0.5]0.5100.50.252x0'()0.70fx[0.25,0.5]0.2520.250.50.3752x由上表可知区间[0.25,0.5]的长度为0.25,所以该区间的中点20.375x,到区间端点距离小于0.2,因此可作为误差不超过0.2的一个极值点的相应x的值.函数()yfx取得极值时,相应0.375x要点考向二:函数的实际应用考情聚焦:1.函数的实际应用历年来一直是高考的热点,考查现实生活中的热点问题,如生产经营,环境保护,工程建设等相关的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