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必修一人教版榆林二中17-18年度第二学期高一期末试题(无答案)1/4榆林市二中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年级地理试题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1.现代人口增长模式人口的出生率低的原因是()A.工业和城市人口比重增大,不再需要多生子女从事农业生产B.节育措施普及C.现代科学和技术飞速发展,推动了社会进步和生育观念、生育行为的变化D.儿童衣、食、教育花费多,人们晚婚晚育,家庭规模小2.人口增长模式转变过程中,最先转变的是()A.出生率B.死亡率C.自然增长率D.生育率3.按迁移方向划分,当前发展中国家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是()A.由农村向农村的人口迁移B.由农村向城市的人口迁移C.由城市向农村的人口迁移D.由城市向城市的人口迁移4.有关环境人口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①资源越丰富,能供养的人口数越多,环境人口容量越大②科技越发达,人们利用的资源越多,环境人口容量越小③消费水平越低,人均所需资源越少,环境人口容量越小④社会分配制度等因素,对环境人口容量的大小也有影响A.①④B.②③C.①②D.③④读图“南亚某城市主要功能区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5.图中甲、乙、丙对应的功能区正确的是()A.商业区工业区住宅区B.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C.住宅区工业区旅游区D.住宅区绿化区工业区6.关于该城市的规划及原因,叙述正确的是()A.①处建中心商务区—交通便利B.②处建大型仓库—地价较低C.③处建绿化带—减少污染D.④处建食品加工厂—靠近水源7.衡量城市化水平的最重要指标是()A.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B.城市用地占土地总面积的比重C.城市经济总量占区域经济总量的比重D.城市数量占区域聚落数量的比重下图是“某城市建设前后水量平衡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8.城市建设导致了当地()A.地下水位上升B.地面径流汇集速度减慢C.蒸发量增加D.地面径流增加9.城市建设后地面径流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生活用水量增加B.植被覆盖率增加C.降水下渗量减少D.城市热岛效应“南果北种”现象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一种普遍趋势,也是发展高附加值、高效农业的可行之路。目前随着设施农业的发展,南方的火龙果、香蕉、荔枝、杨桃、木瓜等水果不断在北方的京、津、鲁、新疆等地开花结果。回答下列问题。地理必修一人教版榆林二中17-18年度第二学期高一期末试题(无答案)2/410.“南果北种”得以成功实施,主要依赖于()A.全球气候变暖B.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大C.国家政策的支持D.现代农业科技的进步11.与新疆塔里木盆地北缘相比,在京津发展“南果北种”产业园的突出优势在于()A.光热充足B.土地廉价C.市场广阔D.空气质量好12.“南果北种”带动较明显的产业是()A.农产品深加工B.大型农业机械制造C.物流运输D.城郊休闲观光水稻种植业也称季风水田农业,主要分布在亚洲季风区,故水稻被称为“亚洲的粮食”。下图为“世界水稻生产投入三角坐标图”,其中,a、b、c分别表示农业生产社会经济投入中的劳动力、生产资料和科技投入。据此回答各题。13.图中的甲、乙、丙、丁四点最能代表亚洲季风水田农业的是A.甲B.乙C.丙D.丁14.亚洲发展季风水田农业的优势条件有①大面积可供开发的土地②夏季高温多雨或终年高温多雨的气候③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④便利的交通运输A.①③B.②③C.③④D.①④15.在季风区内,对水稻生产威胁最大的不利因素是A.地震灾害B.寒潮侵袭C.水旱灾害D.雪灾16.图为某工业产业链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题。如果①、②为该产品的不同零部件加工产业,那么①比②A.原材料更廉价B.人均工资水平更低C.科技含量更高D.市场竞争力更小17.“黑灯工厂”就是工厂可以关着灯,照样在生产。从原材料进去,中间的制造过程、检测、包装、最后成品,完全是无人化。“黑灯工厂”最适宜用于A.技术导向型工业B.原料导向型工业C.劳动力导向型工业D.市场导向型工业18.下列各组工厂之间具有工业产品联系的是A.服装、鞋帽、雨伞、包带B.家具、纺织、食品、印刷C.汽车、水泥、农机、化肥D.纺织、织布、印染、服装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9.图是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