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计划授课班级授课日期第5-6课时课型新授教具、资料教材、PPT课题模块三第一节汽车的主要技术参数与性能指标教学目标要求知识目标:1.能说出汽车主要技术参数和性能指标的定义;2.能理解母个技术参数和性能指标的意乂及不同参数下的优缺点;技能目标:能为他人选购车辆提供技术参数类的建议。情感目标:提高对汽车实用性基础知识的了解。重点难点关键重点:汽车主要技术参数和性能指标的定义。难点:接近角与离去角的意义,各性能指标对汽车的影响。关键:结合车型进行讲解。板书设计汽车的主要技术参数与性能指标一、汽车的主要技术参数二、汽车的主要性能指标1.轮距(B):1动力性2.前悬(LF)和后悬(LR):2燃油经济性3.汽车的外廓尺寸(总长、总宽、总高)3制动性4.汽车的整备质量4操控稳定性5.汽车的载质量(载客量)5行驶平顺性6.汽车总质量(G)6通过性7.汽车自重利用系数7使用性能8.汽车的轴荷分配课后小结教师讲授、指导(主导)内学生学习、操作(主体)活时间请学生回答,提咼学生的注意力举例说明汽车各参数的定义及注意事项2分5分30分教学过程组织教学:师生问好,自我介绍,检查出勤状况。导课部分:学习二手车前,需要掌握的基本知识新授部分:二、汽车的主要尺寸参数(一)轴距(L):是描述汽车轴与轴之间距离的参数,通常可通过汽车前后车轮中心来测量。轴距的长短直接影响到汽车的长度、重量和许多使用性能。轴椐短一些,汽车长度就短一些,自重就轻,最小转弯直径和纵向通过角就小,但若轴距过短,则会带来一系列缺点:如车厢长度不足或后悬过长,汽车行驶时纵摆和横摆较大;在制动时或上坡时重量转移较大,使汽车的操纵性和稳定性变坏。(二)轮距(B):指同一轴上车轮接地点中心之间的距离,对双胎汽车,则是指两双胎接地点连线之中点之间的距离。轮距对汽车的总宽、总重、横向稳定性和机动性影响较大。轮距愈大,则横向稳定性愈好,对增加轿车车厢内宽也有利。但轮距宽了,汽车的总宽和总重一般也加大,而且容易产生向车身侧面甩泥的缺点。此外,轮距过宽也会影响汽车的安全性,因此,轮距应与车身宽度相适应。(三)前悬(LF)和后悬(LR):前悬是指汽车最前端(除灯罩、后视镜等非刚性固定部分外)至前轴中心之间的水平距离。前悬的长度应足以固定和安装驾驶室前支点。发动机、水箱、转向机、弹簧前托架和保险杠等零件和部件。前悬不宜过长,否则,汽车的接近角过小。后悬是指汽车最后端(除灯罩等非刚性固定部分外)至后桥中心之间的水平距离,后悬的长度主要决定于货厢长度、轴距和轴荷分配情况,同时要保证适当的离去角。(四)汽车的外廓尺寸(总长、总宽、总高)汽车的外廓尺寸是根据汽车的用途、道路条件、吨位(或载客数)、外形设计、公路限制和结构布置等因素来确定的。在总体设计时要力求减少汽车的外廓尺寸,以减轻汽车的自重,提高汽车的动力性、经济性和机动性。每个国家对公路运输车辆的外廓尺寸均有法规限制。这是为了使汽车的外廓尺寸适合本国的公路桥梁、涵洞和铁路运输的标准及保证行驶的安全性。我国对公路车辆的极限尺寸规定如下:汽车总高W4m;总宽(不含后视镜)W2.5m;总长:货车(含越野车)W12m;一般客车W12m;铰四.五.接大客车W18;半挂牵引车(含挂车)W16m;汽车拖挂后总长W20m。二、汽车的重量参数(五)汽车的整备质量亦即我们以前惯称的“空车重量”。所谓汽车的整备质量是指汽车按出厂技术条件装备完整(如备胎、工具等安装齐备),各种油水添满后的重量。这是汽车的一个重要设计指标。该指标既要先进又要切实可行。它与汽车的设计水平、制造水平以及工业化水平密切相关。同等车型条件下,谁的设计方法优化,生产水平优越,工业化水平高,则整备质量就会下降。(六)汽车的载质量(载客量)这是汽车的基本使用参数之一。它关系到汽车的运输效率、运输成本、使用方便性、产品系列化和生产装备等诸多方面。确定汽车的载质量应考虑下面几个因素:①必须与汽车的用途和使用条件相适应;②各种车型的载重量要合理分级,以利于产品的系列化、通用化和标准化。③要考虑到对现有生产设备和生产线变动的大小和可利用程度。(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