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充墙砌体抹灰层开裂控制措施【摘要】通过对填充墙砌体抹灰工程裂缝产生的情况的分析,提出防止开裂的措施和施中应特别注意的事项,有效改善开裂现象的出现,控制质量通病发生。【关键词】填充墙抹灰裂缝;原因分析;控制措施近年来,随着粘土砖的限用、楼房增高须减轻结构自重以及增加房屋使用面积等需求,加气混凝土砌块已广泛用于建筑工程中。但是,因构造不合理和施工方法不当等原因,墙面常出现大大小小的抹灰裂缝、抹灰空鼓、抹灰面脱落等质量通病。这些质量通病小则影响到外观装饰的美观,大则影响到建筑的使用功能,甚至会引起安全事故。因此,需要我们认真研究裂缝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1建筑物内、外墙体抹灰裂缝产生的情况建筑物内、外墙装饰抹灰裂缝产生大多为以下几种情况:1.1墙体的大面:特别是没有分格缝外墙出现裂缝、空鼓现象较重,因为砂浆的收缩比较大。1.2砌体与混凝土构件交接处:不同材料产生的变形不同,工程中砌体结构与混凝土工程中柱、梁、墙之间都出现过抹灰裂缝现象。1.3女儿墙与屋面板交接处:此处外墙抹灰裂缝多为水平贯穿性裂缝,如果不及时处理,就很容易造成墙体与屋面的渗漏现象。1.4门窗洞口的四个边角处:特别是上面的两处。裂缝形状有呈水平状的、斜向45°。这种裂缝较宽并且较深,属于贯通缝,这些裂缝的出现造成了外墙渗漏比较多,有的渗漏较重。1.5突出外墙的结构边角处装饰线:如雨篷、阳台及屋面挑檐周边部位。这种裂缝较细,不容易看出来,但经过一段时间后由于温度变化及受雨水侵蚀极易脱落,造成极大安全隐患。1.6施工缝、二次接槎处:外墙抹灰施工中不可避免出现施工缝,二次接槎时先施工的和后施工的砂浆收缩不同容易出现收缩裂缝。1.7混凝土构件表面:混凝土构件表面处理不当,砂浆面层没有与基层构件嵌固结合,一般在抹灰1周后出现空鼓裂缝。2建筑物墙体抹灰裂缝产生的原因分析建筑工程墙体抹灰出现裂缝是建筑物的通病,常见的裂缝按产生的原因有:干缩裂缝、温度裂缝、空鼓裂缝、结构裂缝。2.1干缩裂缝的形式较多,主要有垂直裂缝、水平裂缝、阶梯形裂缝,裂缝多为细小裂缝。在任何墙面上都不同程度的存在干缩裂缝。轻质砌块具有随着含水量的降低产生干缩变形的特征,通常砌块成型后的1个月内收缩变形比较大,以后渐趋稳定。干缩后的砌块在砌筑时,遇水受潮后又发生膨胀,然后随着砌体干燥再次于缩,砌体内部产生收缩应力,在薄弱的部位产生拉裂缝。这类收缩变形引起的裂缝分布较广,开裂严重的部位主要位于填充墙与梁、柱及剪力墙连接部位。2.2温度裂缝是由于温差较大或结构降温较大时,受到外界约束等原因引起的裂缝,温度裂缝大多也是表面性裂缝。由于温度变化比较频繁,墙面出现裂缝后难以根治,只能通过治理以控制其裂缝宽度,使之成为无害裂缝。2.3结构裂缝是由墙体结构变形,而引起与结构牢固黏结在一起的抹灰层的裂缝,这种裂缝比较明显,长度大、裂缝宽度宽,属于贯穿性裂缝,危害比较大,容易造成墙体的渗漏现象,是防治的重点。2.4空鼓裂缝是底层灰浆与墙面黏结不牢固,施工前墙面淋水不够,抹灰后水分被墙面很快吸收,影响黏结力,形成空鼓而产生裂缝。另外墙面清扫不干净,留有浮土及松散渣块等,各层之间灰浆施工间隔时间过长或过短,墙体含水率不一致,中间层灰浆标号高于底层标号,凝结时产生收缩压力,造成底层与中间层墙面空鼓,这些都可能使墙体抹灰产生裂缝。3建筑物内、外墙抹灰裂缝的防治建筑物墙体抹灰裂缝许多是可以防治的,甚至有的裂缝对结构没有大的影响,也是被允许的,但有的裂缝对结构影响较大,是不允许出现的。这就要求专业技术人员从设计、施工养护等方面综合考虑提前预防。3.1设计方面严格按国家设计规范进行合理的设计,总结经验,发现工程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在以后的设计中对容易出现裂缝的部位进行结构加强。合理设计保温隔热层;合理设置门窗尺寸及材料;合理设置伸缩缝和沉降缝;控制好框架的侧移变形等。3.2施工方面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防治3.2.1材料方面:选择干缩性小的硅酸盐水泥。砂采用含泥量小于3%的中粗砂,防止采用细沙在砂浆硬化过程中产生较大的干缩。拌和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