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7大小多少(人教部编版)7大小多少本课教材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图画,为韵文提供直观形象的画面。第二部分是韵文,由四小节组成,主要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比较,帮助学生理解大小、多少的概念。韵文押韵上口,节奏感强,很适合儿童朗读。本课要求会认会写的汉字所表示的事物都是学生比较熟悉的,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观察课文插图,帮助学生在所学汉字及其表示的事物之间建立起联系,从中体会学习汉字的基本规律。【知识与技能】1.认识12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认识2个偏旁。2.在情境中快乐地朗读课文,掌握“多——少”“大——小”两组反义词。理解量词“群、颗、堆”的意思,能正确使用量词“只”。【过程与方法】学会正确地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正确使用量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识字的兴趣。重点能认字、写字和正确使用量词。使学生通过观察、比较,了解运用一些量词。难点通过多种形式的读文和实际运用,巩固和拓展量词的积累。教师:词语卡片和课件。学生:预习课文。2课时学会正确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正确使用量词。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1.师:同学们周末喜欢出去玩吗?爸爸妈妈周末常常带你们到什么地方玩?到农家乐去玩过的请举手。谁来说说,你在农家乐里见到过什么?2.今天,老师要带同学们到一个叫“快乐之旅”的农家乐去玩,高兴吗?坐好了,汽车出发了。(幻灯片出示汽车前进图片)3.同学们,我们现在已经来到了“快乐之旅”农家乐的门前,轻轻推开院门,走进小院,仔细找找,小院里有些什么东西?(幻灯片出示课文中的四幅插图)二、看图识词,读说并举1.同桌之间互相说说小院里有些什么东西。2.全班交流。(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在黑板上贴出课文中的词语卡片:“多少、黄牛、小猫、鸭子、小鸟、杏子、桃子、苹果、一边”)3.学生自由拼读词语,并与图上的事物相对照。4.指名认读词语卡片上的词语,并说说词语卡片所表示的事物是什么样的。5.“开火车”读词语,齐读词语。6.游戏:字词与其表示的事物对号入座。规则:教师摘下黑板上的词语卡片,挂出课文插图,学生以抢答的形式得到卡片,当小老师领读卡片上的词语后,再将它贴到图上相对应的事物旁边。过渡:认识了小院里的动物和水果,接下来,我们要对它们进行一番比较。三、图文对照,理解韵文1.我们一起来看第一次比的黄牛和花猫,它们到底比什么呢?出示图片,你发现了什么?黄牛大,花猫小,它们在比大小,大小是一对反义词。出示第一句:一个大,一个小,一头黄牛一只猫。读了这句话,你知道了什么?你能给这句话换个说法吗?还可以怎么说?(黄牛比猫大或猫比黄牛小)谁会读?指名读。(第一句)2.同学们,第二次比什么呢?出示图片,你发现了什么?鸭子多,小鸟少,它们在比多少,多和少是一对反义词。一群是什么意思?课件出示一只小鸟,说说这是什么?再出示许多只鸭子,许多只鸭子在一起就可说是“一群鸭子”。还可以说“一群”什么?(一群羊、一群蚂蚁、一群大雁)谁会读?指名读。(第二句)3.同学们,第三次比什么呢?出示图片,你发现了什么?苹果大,枣小,它们在比大小,大小是一对反义词。出示第三句:一个大,一个小,一个苹果一颗枣。读了这句话,你知道了什么?你能给这句话换个说法吗?还可以怎么说?(苹果比枣大或枣比苹果小)颗是什么意思?区分颗和棵。指出“颗”一般用在比较小,圆形的事物上,想想还有哪些东西用这个颗?学生举例说。(一颗黄豆、一颗纽扣、一颗珍珠等)“棵”一般用在比较大,形状有点长的事物上。指名举例。(一棵树)谁会读?指名读。(第三句)4.同学们,第四次比什么呢?出示图片,你发现了什么?杏子多,桃子少,它们在比多少,多少是一对反义词。出示第四句:一边多,一边少,一堆杏子一个桃。读了这句话,你知道了什么?你能给这句话换个说法吗?还可以怎么说?(杏子比桃子多或桃子比杏子少)堆是什么意思?出示一个杏子,看这是一个什么?再出示一堆杏子,想想这要怎么说呢?还可以说“一堆”什么?(一堆土、一堆萝卜)谁会读?指名读。(第四句)5.比完了大小和多少,让我们连起来把儿歌读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