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书的力量读书参考心得体会在我经历了高考落榜后,父亲又托人为我报考了一家有招工的单位,我又以一分之差列在所需人员之后。两次失败给了我非常大的打击,我心恢意冷。我什么话也不想说,什么事也不想做,父亲见我如此,怕我抑郁,也怕我因而得上什么病,就采取各种方法抚慰我,父亲劝我去旅游,我不去。父亲又让我把同学们领家里来玩,我也回绝了。无奈之下,父亲采取了最后的方法,给我买来了一大堆的书和杂志。我百无聊赖之际,选择了阅读。1991年那时还叫《读者文摘》的第8期杂志吸引了我,由于其中有两篇文章是写父亲的,一篇叫《爸爸会做》,另一篇叫《父亲的眼睛》,读文思物,回想父亲为我种种的付出和关爱,心就酸了。慢慢地觉得本人如此下去是对父亲最大的损害。就如此在《读者文摘》启发下,我重新振作起来。同时,《钢铁是怎么样炼成的》、《鲁滨逊漂流记》、《水浒传》、《三国演义》等一些书籍也悄悄地走进我的内心。我也隔三差五到新华书店买本本人喜爱的书,细细品读,慢慢的成了一种适应,慢慢的书在我的心中扎了根,尽管没有如胶似漆的感受,但我觉得,生活中没有书,我的心灵中就会失去一种东西和一种精神。后来,读书成了我解忧去闷舒服心情的最好媒介,不顺心时读书,遇到挫折时读书,有生活难题时读书,甚至身体不适时也要先翻翻书,找一找缘故,实在不能本人处理,才到医院挂号咨询诊。有时我想,书的作用是潜移默化的,它不仅给你知识,给你启迪,更给你力量和方向。这些年来,我不断与书为伴,常常在静谧的夜晚,淡淡的灯光里,面前放一杯清淡的茶,然后读一本书,书亦是我所喜爱的,不管内容依然作者,那种气氛,那种感受,那种惬意,如遇春风,心情如歌,赏心顺眼。我记得有人说过肉体的病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精神的病变,它带来的后果是不堪设想的。有时候良好的精神状态会慢慢缓解,以致愈合肉体的疾病,这并不是异想天开。书恰恰如此。在书的引导和妨碍下,我爱上了写作,也把一些本人觉得不错的文章寄给全国各地的报刊杂志,大都是泥牛入海,没有回音,偶然收到的也是不采纳的信件。我也心灰意冷过,想到放弃,想到另辟蹊径,但又总有一些不舍,特别是看见书,就仿佛看到父亲当年为我买书的身影,他一定是小心翼翼地选择,不断地分析书对我的作用和意义,对我的启发和感化,他耐心肠诲人不倦地一本一本地查看着书,在书店,面对那么多的书,这是一个多么大的工作量啊。但父亲的心是清亮的,仿佛能照进我的心灵。可能是一上午,也可能是一天,为我选了那些书和杂志。当时,父亲一定是满心欢喜的抱着书,满怀希望地快步往家里赶,希望我能尽快地从阴影里走出来,父亲的用心多么良苦,多么慈爱。恍然间,我突然明白了,写作的目的不一定是为了发表,而是为了父亲。那么还有什么心冷和懊恼,心灵的窗户一旦打开,那么迎进来的不仅仅是阳光,还有鸟鸣,还有花香,还有和风。后来,我的文章断断续续地在全国各地报刊发表。每当我把发表的文章给父亲看时,父亲的眼睛里总是露出欣慰的笑容,这笑容让我感到莫大的鞭策和鼓舞。在以后的日子里,我和书成了知心朋友,写作成了心灵的释放,及是对父亲的某种报答。书是一盏灯,照彻夜色寂寞的等待;书是一杯水,滋养心灵干渴的焦躁;书是一缕阳光,为前行的人鼓起奋进的力量;书是一面镜子,时刻呈现你的容光和你的瑕疵;书是我的屋宇,也是我的彩虹。书能带着我走遍世界,阅读世界旖旎浪漫美妙的风光,以及风土人情和自然景观。书依然健康的使者,是帮你调整不良心态的保健医生,是精神保健的医学专家。舒服心绪,打通脉点,乐观豁达,使你心态年轻,目光远大,轻装前行。书不断给我知识,给我思想,给我力量,也给我了许许多多的乐趣,在乐趣中感悟人生。如今想来书不仅仅是人的精神食粮,也是人健康的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