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银川市兴庆区长庆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请将正确答案涂到答题卡上)1.有学者认为,西周通过“封建”与各地存留的氏族势力分享政治权利、经济利益,通过怀柔政策实现与地缘的整合。这反映出A.宗法观念使国家长盛不衰B.血缘政治的时代特点C.贵族特殊的政治地位D.分封制加强了对全国控制2.农村常可见到这样的现象,一些年届七旬的老翁,要向三岁稚童称“叔”或“伯”。永定俗谓:“白头哥,坐地叔”(即对平辈的白头老翁仅呼“哥”,而尚在襁褓中的叔辈,即使上年纪老者也要唤其为叔)这一现象主要反映了宗法制A.有利于解决权力、财产分配B.重视尊卑贵贱C.有利于凝聚宗族D.以嫡长子继承制为特点3.秦始皇为破解“春秋时犹宗周王,而七国则绝不言王矣;⋯⋯春秋时犹论宗姓氏族,而七国则无一言及之矣;春秋时犹宴会赋诗,而七国则不闻矣;春秋时犹有赴告策书,而七国则无有矣”的困局,采取的主要举措是A.奖励耕战,实现统一B.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C.南平越族,北伐匈奴D.推行郡县,建立集权制4.有学者指出:“古来帝王,由秦始皇至清代宣统,正统偏安者共二百余人,真正懂得国家政体并善以此治国、王而不藩者,不过秦皇、汉武、宋太祖、清圣祖(康熙)四人而已。”这里的“国家政体”指的是A.宗法分封制B.王位世袭制C.郡县制D.中央集权制5.唐太宗时期,26位宰相中三人具有科举出身,高宗朝41位宰相中有科举出身者已增至13人,玄宗开元年间27位宰相中有科举出身者多达18人,高级官员和地方封疆大吏也多出于进士。这反映出唐朝A.国家权力在地方的渗透B.皇权专制体制迅速强化C.官僚集团的精英化趋势D.科举成为做官唯一途径6.从分封制→郡县制→行省制,体现了地方削权、中央集权的发展趋势。但史学家钱穆却认为地方行政是“汉代好,唐代较好,宋代太差”。钱穆评价三代好坏的依据是A.地方行政机构的设置B.人才选拔权由谁掌握C.能否合理调动地方积极性D.宰相权力的大小7.台湾学者许仲云在描述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时说:“帝国时代延续两千年的奥秘在于,君主专制的刚性与官僚高度流动的柔性相结合。”在君主专制下,历代帝王调整相权的因素包括①防范宰相揽权②加强统治③提高行政效率④弥补宰相才干不足的缺陷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①③8.“(本朝)惟军机处恭拟上谕为至要。⋯⋯诰诫臣工,指授方略,查核政事,责问刑罚之不当者,谓之寄信。寄信密封交兵部用马递,或三百里,或四五六百,或至八百里以行。其内外臣工所奏事经军机大臣定议,取旨密封,递送亦如之。”这说明清代军机处A.负责监察文武百官B.继承了丞相的全部职责C.提高了行政效率D.有权直接管理地方政务9.雅典的民主政治不仅是古代希腊的政治典范,而且是整个古代世界的典范。雅典的民主政治不仅是人类历史的首创,而且直接影响了后世西方的政治制度。下列对雅典民主制理解正确的是①基本特征是人民主权、轮番而治②对内实行民主,对外谋求霸权③得益于它特殊的海洋地理位置④是所有男性公民的民主。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10.古代雅典不允许公民对城邦的利益漠不关心;哲人和学者不能遁入山野,必须到公民大会投票;任何公民不能拒绝担任官员;法律明确规定,发生政治争论时,公民不得中立,必须追随一派,反对一派,否则将予以严惩。由此可见,在古代雅典A.必须人人参政B.宣扬平等意识C.强调依法治国D.政治自由有限11.公元前242年起在罗马大法官中专门设立“外事裁判官”,审理涉外案件的原则,既不能套用罗马公民法,也不能完全依照异邦人本民族的法例,而是互相参照通融权衡,取得一些双方同意的解决方案,所以他们便称自己凭据的是万民通用之法,因此形成万民法的概念。由此可见,罗马万民法的特点是A.形式化B.强制性C.主观性D.实用性12.德国著名法学家耶林格曾说:“罗马曾经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是以武力,第二次是以宗教,第三次则是以法律。而第三次征服也许是其中最为和平,最为持久的征服。”下列说法全面体现了以上观点的是A.在罗马帝国征服扩张过程中罗马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