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理解开平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依据是平方根的意义;2.会用开平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3会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4.会用方法解系数是:1的一元二次方程二、重点难点关键:重点:开平方法。难点:配方法有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无论从理解和运用上,对学生来说都有一定的难度。关键:会解(x-a)2=b(b≥0)型的方程,为进一步学习公式法作好准备。三、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有句俗话说的好,人逢喜事梦特多!当项老师知道有个机会,可以到与自己仅有一墙之隔的初二(3)班上课时,他的内心是何等的激动!他昨天晚上居然梦到自己不顾家人劝告,冒着生命的危险,登上自己家小别墅的屋顶庆祝!他把一梯子搁在墙上,梯子与屋檐的接触处到底端的长AB=5米,墙高AC=4米。此时,关心数学的他突然想到一个问题:梯子底端点离墙的距离BC是多少?设梯子底端点离墙的距离为x米,列出方程:。这是什么方程?你能用所学知识解出这个方程吗?请动手做做。1、如果把52从方程右边移到左边,(板书)得;;;。X=-3不合题意舍去。通过上节课学过的因式分解法,可以成功地将一元二次方程转化为一元一次方程来解,成功了实行了降次的目的。2、如果把从方程左边移到右边,就得到,怎样解这种形式的方程?依据又是什么?我们这节课就一起来研究形如的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板书课题)(二)、用开平方法解形如的一元二次方程。这里,一个数x的平方等于9,这个数x叫做9的什么?(这个数x叫做9的平方根);一个正数有几个平方根?(一个正数有两个平方根,它们互为相反数,如:什么的平方是16?25的平方根是什么?9的平方根是什么?);求一个数的平方根的运算叫做什么?(叫做开平方)上面的x2=9,实际上就是求9的平方根,因此x=±3。即x1=3,x2=-3。一般地,对于形如的方程,根据平方根的定义开平方,可解得。这种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叫做开平方法。小结:我们概括出开平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基本步骤:(板书)(1)将方程变形为;即左边平方,右边非负。(2)。直接开平方,正负不能忘?例1用开平方法解下列方程:(1);(2)(板书过程)解:(1)移项,得(2)由原方程,得方程的两边同除以3,得解得(1)学生口述,老师板演,师生共同完成。(2)提示:中的x可以是表示未知数的字母,也可以看作含未知数的代数式,即把看作一个整体未知数,其实是应用换元的思想,就化归为形如的一元二次方程,就能用开平方法解。1、填空:(1);(2);(3)方程x2=0的根是;(4)方程x2+16=0的根是。(x1=0.5,x2=-0.5;x1=3,x2=-3;x=0,0的平方根是0;无解,负数没有平方根。)。2、用开平方法解下列方程:(1);(2);(3);(4)(板演交流)((1);(2);(3);(4)。)(三)、用配方法解二次项系数为1的一元二次方程。有一件事,更是项老师做梦也没有想到,我们班为了答谢他这节课的辛勤劳动,决定奖励他一套60平方米的写字楼,一室一厅由正方形和宽为4米的长方形组成。设正方形的边长为X米,列出方程。此时,他又想到了一个问题:能用因式分解法或开平方法解这个方程吗?开平方都是以什么形式出现的?能将方程转化成的形式吗?可怎样变形?将方程一次项4x改写成2·x·2,得:x2+2·x·2=60。由此可以看出,为使左边成为完全平方式,只需在方程两边都加上22,即:x2+2·x·3+22=60+22,(x+2)2=64。解这个方程,得:x1=6,x2=-10。假如是呢?你知道该怎样解决吗?象这样,把一元二次方程的左边配成一个完全平方式,右边为一个非负常数,然后用开平方法求解,这种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叫做配方法。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关键是把一元二次方程的左边配成一个完全平方式,右边为一个非负常数。要想开方,先要配方。因为开方,所以配方。练一练:添上一个适当的数,使下列的多项式成为一个完全平方式。x2+6x+___=(________)2x2-6x+___=(________)2x2+10x+___=(________)2x2-10x+___=(________)2用配方法解二次项系数是1的一元二次方程在时,添上的常数项与一次项系数之间存在着什么样的关系?添上的常数项是一次项系数的一半的平方。例2用配方法解下列方程:(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