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建设工程质量控制概述第一节质量和建设工程质量一、质量2000版GB/T19000—ISO9000族标准中质量的含义是: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上述定义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理解:(1)质量不仅是指产品质量,也是某项活动或过程的工作质量。还可以是质量体系运行的质量。质量是由一种固有特性组成,这些固有特性是指满足顾客好其他相关方的要求的特性,并由其满足要求的程度加以表述。(2)特性是指区分的特征。特性可以是固有的或赋予的,可以是定性的或定量的。特性有各种类型,如一般有:物质特性(如:机械的、电的、化学的或生物的特性)、官感特性(如:嗅觉、触觉、味觉及感觉控测的特性)、行为特性(如礼貌、诚实、正直)、人体工效特性(如:语言或生理特性、人生安全特性)、功能特性(如飞机的航程、速度)。质量特性是固有的特性,并通过产品、过程或体系设计和开发及其后之实现过程形成的属性。赋予的特性(如:某一产品的价格)并非是产品、过程或体系的固有特性,不是它们的质量特性。(3)满足要求就是应满足明示的(如合同、规范、标准、技术、文件、图纸中明确规定的)、通常隐含的(如组织惯例、一般习惯)、或必须履行的(如法律、法规、行业规则)的需要好期望。与要求相比较,满足要求的程度才反映为质量的好坏。对质量的要求除考虑满足顾客的需要外,还应考虑其他相关方即组织自身的利益、提供原材料和零部件等的供方的利益和社会的利益等多种需求。例如需考虑安全性、环境保护、节约能源等外部的强制要求。只有全面满足这些要求,才能评定为好的质量或优秀的质量。(4)顾客和其他相关方对产品、过程或体系的质量要求是动态的、发展的和相对的、质量要求随着时间、地点、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如随着技术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产品、过程或体系会提出新的质量要求。因此应定期评定质量要求、修订规范标准,不断开发新产品、改进老产品,以满足已变化的质量要求。另外,不同国家不同地区因自然环境条件不同,技术发达程度不同和民俗习惯等的不同汇兑产品提出不同的要求,产品应具有这种环境的适应性,对不同地区应提高不同性能的产品,以满足该地区用户的明示或隐含的要求。二、建设工程质量建设工程质量简称工程质量。过程质量是指工程满足业主需要的,符合国家法律、法规,技术规范标准、设计文件及合同规定的特性综合。建设过程作为一种特殊的产品,除具有一般产品共有的质量特性,如性能、寿命、可靠性、安全性等满足社会需要的使用价值及其属性外,还具有特定的内涵。建设工程质量的特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1)适用性。即功能,是指工程满足使用目的的各种性能。包括:理化性能,如尺寸、规格、保温、隔热、隔音等物理性能,耐酸、耐碱、耐腐蚀、防火、防风化、防尘等化学性能;结构性能,指地基基础牢固程度,结构的足够强度、刚度和稳定性;使用性能,如民用住宅工程要能使居住者安居,工业厂房要能满足生产活动需要,道路桥梁、铁路、航道要能通达便捷等。建设工程的组成部件、配件、水、暖、电、卫器具、设备也要能满足其使用功能;外观性能,指建筑物的造型、布置、室内装饰效果、色彩等美观大方、协调等。(2)耐久性。即寿命。是指工程在规定的条件下,满足规定功能要求使用的年限,也就是工程竣工后的合理使用寿命周期。由于建筑物本身结构类型不同、质量要求不同、施工方法不同、使用性能不同的个性特点,目前国家但对建设工程的合理使用寿命周期还缺乏统一的规定,仅在少数技术标准中,提出了明确要求。如民用建筑主体结构耐用年限分为四级((15一30年,30一50年,50一100年,100年以上),路工程设计年限一般按等级控制在10-20年,城市道路工程设计年限,视不同道路构成和所用的材料,设计的使用年限也有所不同。对工程组成部件(如塑料管道、屋面防水、卫生洁具、电梯等等)也视生产厂家设计的产品性质及工程的合理使用寿命周期而规定不同的耐用年限。(3)安全性。是指工程建成后在使用过程中保证结构安全、保证人身和环境免受危害的程度。建设工程产品的结构安全度、抗震、耐火及防火能力,人民防空的抗辐射、抗核污染、抗爆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