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设计应遵循哪些基本要求的表述要包括四个方面:(1)应阐明的主体;(2)要用和短语表达教学目标;(3)要说明达到该目标的条件;(4)对于和目标相关的行为状况要有一定的判别标准。注意事项1:正确定位教学目标分析与设计的对象是学习者,因此教学目标阐述的是学习者学习的结果,是指他们在与同伴的帮助下,利用资源和工具学会了什么,而不是指教师应该做什么,或者通过该课教给学生什么。默认行为主语是“学生”注意事项2:目标的编写应尽可能明确、具体p应力求具体、明确、可以观察和测量。p教学/学习目标的描述要可评价,便于教师和学生自己在教学过程中了解是否已达到目标,以便及时调整教学/学习的策略注意事项3:教学目标设计要有层次◆认知学习领域目标层次①记忆②理解③简单应用④综合应用⑤创见(布卢姆的教学目标层次①识记;②领会;③运用;④分析;⑤综合;⑥评价)◆动作技能学习领域目标层次①模仿②理解③协调④熟练⑤创新◆情感领域学习水平分类①接受②思考③兴趣④热爱⑤品格形成新课程对制定课堂教学目标的基本要求有哪些?新《纲要》指出在“教育目标”方面重视幼儿的兴趣、情感、态度,并在实施中重视幼儿为主题的探索性学习,凡是包含教育目标的地方,要关注积极的情感,关注引导而不是驱使儿童去学习,所以我认为课堂教学目标基本要求如下:一、课堂教学目标必须充分体现新课程理念。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总目标分为: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制定目标时要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围绕课程总目标,确定课堂教学目标,要关注幼儿兴趣和幼儿发展需求。二、课堂教学目标确定的依据。课程在实施的时候,应依据《幼儿教育指导纲要》的基本要求,制定有不同层次的教育教学计划,制定这些计划的一个重要依据就是课程目标。教师在制定教育教学计划时,一般都是依据目标的要求,结合幼儿的实际能力来确定计划中的教育要点,再具体地设计每一个教学活动。三、目标制定过程中还应遵循以下原则:1、整体性原则。幼儿园课程目标的涵盖面要尽量周全,应有助于幼儿的全面发展。不仅要包括体、智、德、美等各方面的发展,而且每一方面都要尽量涵盖情感、态度、认知、动作技能的内容2、系统性原则。课程目标要具有连续性和一致性。阶段性目标之间要相互衔接,体现心理发展的渐进性。下层目标与上层目标之间、局部目标与整体目标之间要协调一致。3、可行性原则。要求充分考虑本地区、本幼儿园、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以保证目标是在幼儿“最近发展区”内的,是经过教师和家长的工作能引导幼儿达到的。4、时代性原则。要关注社会,体现社会发展的要求,适应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需要。因此要加强对幼儿的素质教育。5、辨证性原则。这一原则不仅表现为协调社会要求、幼儿需要和学科知识之间的关系,平衡情感、认知、动作技能之间的关系,也应表现为处理好一些目标本身蕴涵的辨证关系,尤其是社会性发展方面的目标。教学目标设计应遵循哪些基本要求?(一)提出的目标要明确、具体教学目标只有提得明确而具体,才有利于教师正确地选择教学方法、妥善地组织教学过程、准确地评价教学结果,也能使教师将教学的意图清楚地传达给学生,让学生主动地把握自己的学习过程。明确、具体的教学目标应当指向具体的学习结果。教学目标的明确、具体,在于用可以观察或测量的行为动词来描述教学目标,这个动词必须指出一个动作,应避免使用诸如“了解”、“掌握”、“熟练掌握”等词,因为这样的词缺乏质和量的具体规定性。较为适应的词如“写出”、“列举”、“比较”、“分类”、“从几个项目中选出”等。由于学生的态度和情感很难用行为术语来描述,所以在制定教学月标时,一般不将其作为主要的评价点。有关的态度、情感目标只能在一定的情景中,用可观察到的表情作为评价的依据。(二)根据学科教学点制定适当的教学目标根据教学大纲、教学参考书和教学的实践经验,认真分析教学内容,将教学内容分解为明确可见的小知识单元及能力要求点,每一个教学点应当对应一条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能力水平,根据教学目标分类法,确定每条目标的层次要求。(三)教学目标要具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