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带团队就是带人心在管理活动中,管理者仅具有法定的权力,是难以做好管理工作的,管理者在工作中应重视“个人影响力”,成为具有一定权威的管理者。所谓“权威”,是指管理者在组织中的威信、威望,是一种非强制性的“影响力”。为什么说带队伍就是带人心?管理人心,关键是因地制宜提出人性化管理方法在企业管理和团队管理中,人性化的管理方式要以完善的规章制度为基础,将人性管理融入到制度管理中,使每一位员工能够在公平完善的规章制度指导下,既能感受到制度的约束性,也能体会到制度的人情味,从而更好地认同企业的文化,遵守企业的规范。这就是人性化管理希望达到的状态。一些企业利用下班后的休闲时间,组织一些励志活动或员工生日晚会;或设计自助餐式的员工福利,尊重员工的个性化福利需要,都是比较有效的人性化管理方式。如果在员工管理方面,只以工作结果为导向,只强调高效率、高绩效,就会让员工长期处于一种高度紧张的工作状态下使员工的心理和情感需求被压制而受损。而一些企业动辄罚款甚至当众侮辱批评员工的做法,不仅不能改善管理效果,而且会引发员工的消极抵触或不满情绪,导致离心离德和工作效率降低的不利结果。对于一个“身在曹营心在汉”的员工而言,他只会忠实于自己,缺乏对企业的忠诚,并时刻想着如何从企业吸取最后一滴营养,之后谋求更好的发展平台。这些“心不在焉”的员工,将成为企业的负累和隐患。管理人心,疏导重于围堵大禹治水,疏胜于堵。管理人心,更应顺应人心,而不是任意堵住大家的合理诉求。《荀子•王制篇》说:“传曰:‘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唐・魏徵《谏太宗十思疏》言:“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管理团队、管理员工,就要从人的心理发生发展规律方面找到立足点,从人的需求、动机、愿望和意志等方面培养顺应人心、积极引导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理解员工关心员工、尊重员工、帮助员工,避免使用简单粗暴的惩罚、围堵方式,想员工之所想,以此为管理人心的出发点,就一定能够得到广大员工的真心回馈,提高企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民意如水,在现代民主思想日渐发展、员工自我维权意识不断加强的背景下,管理层如果在面对员工的诉求时,如果还采取故作不知或不作为的消极态度,只会让民怨不断积累,由量变引发质变,并可能造成难以控制的局面。最近几年,有些企业由于忽视了员工对工作环境或工资福利待遇改善的长期要求,从而引发了破坏性的群体事件,对企业的生产和声誉都造成了不良影响,也给企业造成了较大的直接损失(生产设备破坏)和间接损失(停工影响)。如果这些企业之前注意进行积极沟通,及时听取员工意见,做出适当改变,即使不立即增加工资福利,也能够缓解员工的不满情绪,避免事态的恶化和事件的发生。管理人心,要以制度化管理为基础人性化管理,并不等于任性化管理。对于现代企业,发展战略、组织结构和规章制度是企业立足的根基。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就说明了规范和制度的重要性。如果企业缺乏制度管理和严格考核,就脱离了人性化管理的根基,让企业管理走向随意化和人治化,其结果就会越发不公平、不近情理,让少数人得利、多数人受害。所以我们不要把人性化管理当作一个大箩筐,把什么管理思想都往里面装,其结果只会破坏人性化管理的理念和目标。事实上,人性化管理是指在严格的制度管理中,融入“人性”和“柔性”的一面,把对人的管理和对物的管理区别开,以制度约束人,以真情感化人,才能既引导好员工的正确工作方向,又能发挥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让企业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和活力。所以人性化管理,本质上是一种刚柔相济的管理管理人心,根本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管理人心,关键要让管理富有“人情味”,根本要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孟子•离娄下》道:“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所以,管理者对员工表示“仁”,是一种将心比心、推己及人的共情精神,也是一种管理赋能的力量这必将得到员工对等甚至超额的回报。因此,管理者自己讨厌的,就不能要求员工喜欢;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