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教师不可不知的心理学》有感教师不可不知的心理学》读后感XX县区东街小学路世明我作为一位师范学院毕业的教师,曾经在大学时学习过很多心理学的概念,比如习得无助、从众、自我实现、自我中心等。也许当初学习时没有实教的经历,所以对教育心理学的认识也仅仅停留在这些概念上。当我毕业以后真正面对教育教学的实际情境时,我却不能够运用这些概念来判断及应对学生的情况。能把这些理论的知识和教学的实际经验结合起来,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教学中的问题,这是我想填补我的教育工作一大缺憾的愿望。寒假期间我阅读了台湾一线教师唐全腾所著的《教师不可不知的心理学》,真是受益匪浅。作者在教书一段时间后,重新回去读书,从而对教学有了更深刻的体会。他选择了校园中最常见的事情来分析其中所包含的心理学的原理,并从教师的角度给出了自己的认识和处理方法。在读到作者引用的教育中诸多实例时,我感到那是多么的熟悉,就像发生在我们的身边。这吸引着我去阅读在故事背后的心理学原理和应对策略。我重新学习了单纯曝光效果、跛足策略、消弱突现、认知失调理论等二十余个心理学原理以及其中所蕴含的内涵。书中从“学习”、“关系”和“决定”三个方面,用具体真实的事例讲解了原本很深奥难懂的心理学理论。比如,学习中的“从众”这一概念,作者以国中的一个叫子乔的女孩在分a、b班的事情来阐述。子乔因为理化成绩的影响而被分到了B班。整个班级里就她这么一个女孩认真听讲,其他同学都是自得其乐,做自己的事情,似乎很潇洒。可是,慢慢地子乔发现班级里所有的同学连最好的朋友也不理她了,视她为异类。她开始犹豫,连她的优势学科英语课上她也开始逃离躲避老师的目光。当老师发现她的情况,找她谈心鼓励她,她终于又振作起精神来。可是,好景不长,到了高三下学期,班级的同学更加排斥她了,最终她还是选择了和其他同学一样,于是她开始有朋第1页共3页友了。尽管,对于老师她心理很内疚,可是她没办法摆脱,她在心里说,等到毕业了一定要给老师写一封忏悔信""可是,当她放弃坚持后,还有未来吗。作者举例后还讲述了故事的背后,真的分析得透彻,深刻。在心理学的定义里,当个体表现某种行为时,其理由并非自己想做,而只是因为团体里的其他成员都这么做,这样的现象就叫做“从众”。,我觉得这一现象在初中阶段里需要老师去引导。因为初中学生的分辨是非的能力还很弱,需要我们将他们引导到好的一面。这和我们平常所说的班风有着很大的联系了。再比如,书中所说的“单纯曝光效应”在我们布置回家作业的时候似乎又有着很大的指导作用。这让我想起复习阶段,曾有个学生在订正的试卷上写了三个字“我恨你”。这个学生平常写作业很慢很慢,总是要有人看着,或者在旁边一直鼓励他,他才能将作业完成,而到了八年级他就干脆作业不写了。看到他试卷上的三个字,我找他谈心了,他最终告诉我:他恨他的阿姨,因为他总是催我作业快点写,所以我就在作业上写了这三个字。这样的回答,让我陷入了深思。如果是老师也这样催他写作业,也许他恨的就是老师,也许时间久了,他恨的就是这门学科,时间再久一点,或许他恨的就是到学校读书""这就变成了教育中所说的“厌学”了。看了“单纯曝光效应”,我开始反思,对于这样的特殊学生,动作很慢,能不能让他每天只要完成别人的一半呢,让他每天对这门学科知识有些接触,持续的接触一定会让他对这门知识有兴趣的。有时我们老师对所有学生都希望他们成才,也许这样的好心,并不是学生所认为的好,也许我们认为既然有高考,就要让我们的学生会考试,都能考出好成绩,或许这样的想法对有些学生就不太适合。书中许多观点,都让我开始对我们的教育方式进行反思。确实,不管教育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最后还都要靠“人”来实现。所以教育问题就是人的问题,要解决教育问题,就要解决人的问题。我们教师是教育过程中的重要人物,要提高我们的教育质量,第2页共3页就要提高教师的专业地位,那么老师的专业地位就紧紧是学科知识吗。我想,教师的专业地位更加体现在教师对教育心理方面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所以从现在开始我要不仅要加强学科知识的提升,更要加强...